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是紹興文理學院文瀾書院人文學院的一個年輕社團,其前身為人文話劇社,成立於2009年4月。劇社由一群熱愛話劇和表演的學生組成,原指導老師為人文學院教授、資深話劇研究專家劉家思,現指導老師為人文學院講師、越文化研究院兼職副研究員卓光平,旨在為喜愛話劇表演、熱愛舞台藝術的同學提供一個廣闊、自由的實踐成長平台。

今天劇社歡迎你!

夢想,從今天起飛

在這裡,你可以接受專業的話劇指導,沉浸於話劇藝術之中;

在這裡,我們將為你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演繹各式人生;

在這裡,一個有愛的集體等著你的加入!

我們相信,無論你喜歡什麼,用心做,總能成功!

今天面孔

年輕的今天劇社正如青年人張揚著年輕的氣息,其理念是要成為學校里一隻激情飛揚、活力四射、團結友愛、自強自信的集體,為廣大文理學子奉獻精彩的話劇,提供精神大餐,提升校園文化的藝術品位,現在的今天劇社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組織,有完備的規章制度,定期組織社員參加學習活動,進行討論、交流心得經驗,每年為學校奉獻一場精彩的話劇,豐富校園生活,為大家的校園生活提供更多的樂趣。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劇社的成立,源於應銀炳等一群學子對話劇的熱愛和對表演的熱衷。目前,劇社現有社員二百多人,一名話劇指導老師,下設編導部、宣傳部、製作部、表演部、舞美部、社友部。今天劇社為學院校園文化生活的繁榮,和廣大同學提供一個交流和表演的平台。今天劇社從2009年成立至今,相繼上演了劇作《雷雨》《原野》《無道》《戀愛的犀牛》《宣誓就職》《北京人》《暗戀桃花源》等近十部話劇。2013年,赴杭州參加比賽,最終取得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的成績,同年,在全體社員的努力下,我社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社團”。也多次受到浙江省文化廳、紹興日報刊文報導,在學校乃至紹興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今天”寓意著把握現在擁有的每一個今天,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劇社的口號是:夢想從今天起飛!

今天記憶

(1)初試鋒芒

雷雨 雷雨

2009年12月28日,我社在我校鐵城科教館進行了話劇《雷雨》的公演,歷時兩個小時的演出,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轟動了全校。話劇《雷雨》的醞釀歷時大半年,從2009年4月開始甄選演員,之後從8月份開始進行緊鑼密鼓的排練,中途因為甲流事件,影響到了排練以及公演的進程。但是最終還是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難,在大家的協商努力下於2009年末在全校進行公演。

話劇《雷雨》的成功可謂是一群人的努力的結晶,本劇導演為我社第一任社長應銀炳,指導老師為人文學院劉家思教授,劇中演員以及工作人員也是今天劇社第一批的社員。

(2)整裝待發

2010年12月,人文話劇社在人文學院的封國強老師和鄭雷老師的指導下,重新出發。從原本相對較為散亂的組織變得集中起來,由漢語言093班趙楠擔任社長,並且將人文話劇社改名為今天劇社,還設計了劇社似的logo。“今天”寓意著把握現在擁有的每一個今天,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跟希望,且擁有了自己口號:我們從今天出發。

(3)全新陣勢

雷雨 雷雨

2011年5月12日將曹禺這一經典劇作《雷 雨》 在月明音樂樓二度公演,本次演出在吸取了首次公演精華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話劇的布景、道具、音樂、燈光等多方面細節,使整部《雷雨》呈現出人、景、情的多重融合。而最難能可貴的是編劇巧妙運用了一群修女的私下“詢問”,叩開了《雷雨》的序幕,使《雷雨》大戲在“詩意”和“鬼魅”中交織呈現。此次公演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公演現場,校黨委書記王建華和副校長陳健爾等親臨觀看。公演結束後,還上台一一慰問演職人員。王建華書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此次《雷雨》公演表示極大的肯定和讚賞。





(4)先鋒時刻

2011年11月8日晚上6:30,當代中國戲劇旗幟性作品——《戀愛的犀牛》在月明音樂樓一樓演播廳正式上演,這也是我社繼《雷雨》之後的又一年度大戲。《戀愛的犀牛》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小劇場戲劇之一,曾多次被搬上舞台,是中國劇壇的話題之作。今晚,這一被視作是年輕一代愛情聖經的經典再次席捲而來,給全校師生帶來又一場視聽盛宴。

演出最後,全劇在一首《玻璃女人》的合唱中落幕,總導演趙楠、執行導演張悅率全體演職人員一一登場,台下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徐蘇雲(飾明明)謝幕時說:“希望你們可以堅持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情。”

(5)再續熱潮

原野 原野

2012年5月26日、27日晚,“今天劇社”排演的話劇《原野》 在校內舉行公演。這也是曹禺名作《原野》首次在紹公演,不但受到了該校師生熱烈歡迎,甚至吸引了錢清、柯橋、上虞以及杭州、寧波、金華等外地觀眾前來觀看。據悉,該劇由指導老師劉家思編導,其承擔的《曹禺戲劇的劇場性藝術研究》就是專門研究戲劇舞台表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在此之前,他曾指導過話劇《雷雨》,同樣獲得成功。“原汁原味的原作演繹,野地野風的野情顯現。”

(6)致敬原劇

無道 無道

2012年12月28日先鋒話劇《無道》在月明音樂樓一樓演播大廳拉開帷幕。《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是黃紀蘇創作的戲劇劇本。這個劇本從義大利游吟詩人達里奧. 福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出發,作了相關問題的更為廣泛和深刻的探討。劇情完全是新創的,與達劇無關。但是,關於正義與邪惡,關於窮人與富人,關於人性與奴性,關於生產與分配等等諸多在現代社會更為突出而又被帝國主義集團及其幫凶、走狗們竭盡所能歪曲、掩蓋的矛盾,是每一個真正具有良知和革命精神的文藝工作者無法迴避的共同主題。如果說,黃紀蘇和達里奧. 福有什麼共通的地方,這就是他們的共通之處。不論是在義大利,還是在中國;不論是在中世紀,還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前夜,一切人民的作家總是因為壓迫和奴役生活在同一個血緣家族裡,都是因為不屈和反抗戰鬥在同一條戰壕里。這部話劇對當代中國有著非凡的意義,因此2012年紹興文理學院今天劇社將其搬上文理舞台。由於原劇本身已經很優秀,我們只是加入了一些其他作品的經典片段,稍稍地對原劇進行潤色。我們願意用這種方式向前輩致敬,向話劇致敬。

(7)厚積薄發

雷雨 雷雨

2013 年,新一批演員再次翻拍《雷雨》,今天劇社開始走出校園。校團委王老師與人文學院封書記,以及伴我們成長的指導老師劉家思老師,帶領今天社整個劇組的人員赴杭州參加比賽,最終取得 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的成績,同年,在全體社員的努力下,我社被評為 浙江省優秀社團







(8) 填補空白

北京人 北京人

2014年,曹禺又一經典劇作 《北京人》 在學校月明音樂樓演播大廳拉開帷幕。近三個小時的演出中,演出人員激情投入,劇情高潮迭起。該劇以“契訶夫式”的悲劇結尾,產生了獨特的藝術魅力,使得場下觀眾集體起立為演員鼓掌喝彩。本次匯報演出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紹興市文聯副主席馬煒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填補了紹興現代戲劇的空白”。





(9)欣欣向榮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

2015年,畢業大戲 《暗戀桃花源》 在學校上演。一群熱愛話劇、熱愛表演的學生秉持著堅持“用心做話劇”的信念,憑藉著專業級的演出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本次演出全新演繹了以奇特的戲劇結構和悲喜交錯的觀看效果聞名於世,被稱為“表演工作坊”的“鎮團之寶”的《暗戀桃花源》一劇。劇社在話劇劇本的選擇、演出前的排練、舞台的布置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努力把話劇辦成高雅藝術品位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引領當代大學生自覺接受經典文化的薰陶,提升文學藝術修養。這次的匯報演出,不僅展示了人文學子昂揚向上的風貌,追求高雅的審美情趣;更是把戲劇回歸劇場和藝術,紀念經典話劇作品,弘揚優秀文化與話劇精神







 

(10)經典再現

2015年12月21日晚,由紹興文理學院校團委、人文學院團委主辦的人文學院今天劇社年度大戲話劇《家》在月明音樂樓順利開演。紹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何俊傑,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邱衛東,人文學院院長葉崗教授、書記謝一彪教授、學院黨委副書記金堅強同志和學院李秀明副院長等黨政領導以及市委宣傳部文藝處、學校職能部處、學院成才導師等領導嘉賓受邀觀賞了演出。校紀委書記邱衛東教授給《今天劇社》頒授匾額。

演出結束,何俊傑部長應邀講話,對話劇《家》的表演成功給予祝賀,給演職人員的表演給予高度評價,對《今天劇社》堅持多年校園高雅藝術給予充分肯定,並且鼓勵話劇《家》走出校園,鼓勵《今天劇社》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爭取為“兩美”紹興建設和社會主義文藝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並提議學校排演“2016紀魯”大戲。

《家》是曹禺根據巴金的長篇小說改編的一個話劇,是兩位大師的世界經典。《家》以覺慧和鳴鳳的戀愛以及覺新與瑞珏、梅芬之間的情感糾葛作為情節發展的主線,描寫了四世同堂的悲喜人生,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親相愛的主觀理想,熱情禮讚了忠貞不渝、為愛奉獻的崇高精神,深切呼應著抗日救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今天劇社的話劇《家》提取了原著中最精華的部分進行表現,抒發了真摯濃郁的激情,做到以情動人,向觀眾展現人物美的外形和美的心靈,感受汪洋恣肆的情感與流水行雲的語言。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這一次在月明音樂樓的舞台演出的《家》,不僅重現經典,更是一次創新體驗。今天劇社指導老師劉家思教授在曹禺《家》劇本的基礎上,根據舞台時間和舞台效果,並且結合當下觀眾的審美和時代特徵,進行了改編。這一次改編創作也在舞台上得到了極大的肯定。在短短的三個小時演出中,給了觀眾喜與悲、愛與恨、善與惡等的多重體驗。為了把最精華的部分表現好,從演員確定、話劇排練到形象塑造、情感處理、台詞推敲,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傾盡全力。31位演員,二個月的時間,恰恰體現了今天劇社的精神傳承。此外,演出也離不開幕後布景道具組、音效燈光組、場記劇務組的共同努力。人文學院學生工作書記金堅強老師,在排練的過程中指導演員更好地投入角色、演繹人生。指導老師劉家思老師嚴謹的態度、細緻的指導,也鞭策著每一個人演好這部戲。

 


(11)創新飛躍

5月22日,我校今天劇社先鋒話劇《思凡》於月明音樂樓公演。校學工部、校團委、人文學院負責人觀摩了演出。

話劇在第八人的燭火中幽幽展開,在由《思凡·雙下山》與《十日談》的三則故事改編而成的四幕劇中情緒逐漸遞進醞釀,並於撕碎紅布的剎那迸發綻放。而在高潮迭起的劇情後,話劇的演出同樣伴隨著第八人的燭火的幽幽熄滅而結束。

《思凡》作為今天劇社先鋒話劇的代表,將先鋒話劇的特質展現的淋漓盡致。舞台和演員的調動無不顯示著這種間離性。

正如導演朱一田所說:“《思凡》是一部典型的先鋒話劇,無論它的劇本內容還是表演形式都顛覆了傳統戲劇。”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12)同聚生死場,共赴生死約

2016年12月23日18:30,人文學院今天劇社在月明音樂樓舉行了《生死場》話劇表演。副校長、省魯迅研究會會長壽永明教授,教務處、學工部、校團委、人文學院負責人以及參加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暨“浙江魯迅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的專家等受邀觀賞了演出。話劇的精彩演出受到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也引起了全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本次話劇《生死場》由人文學院卓光平老師指導和孫瀏煜同學導演,演員以大一新生為主。台上演員深情演繹,幕後工作人員齊心協力,使得演出獲得圓滿成功,並受到校外媒體的廣泛關注。12月23日的紹興晚報 進行了整版報導,12月26日的《紹興晚報》再次指出了話劇《生死場》在傳播魯迅精神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意義。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話劇《生死場》是我校在魯迅先生逝世80周年之際,為繼承“魯迅傳統”和紀念魯迅先生而排演的一部話劇。今天劇社指導老師卓光平說,話劇《生死場》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魯迅傳統”。與魯迅弟子蕭紅的同名小說原著相比,話劇《生死場》明顯是有針對性地向批判國民麻木精神這一“魯迅文學傳統”的回歸。這種“魯迅傳統”在今天顯然能夠喚醒我們對周圍事情的思考。我們的民族走過麻木與歡樂,愚昧與掙扎,但也只有覺醒了才會有新生。因而,我們排演《生死場》這部話劇,就是想重新喚醒大家對民族性格的思考,同時也是向《生死場》中所體現的“魯迅精神”和“魯迅傳統”致敬。

話劇《生死場》主要以“九·一八”事變前後的哈爾濱近郊農村為背景,真實地描繪了一個偏僻村莊所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反映了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淋淋的現實無情地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及東北農民的覺醒與抗爭,讚揚了誓死不做亡國奴、堅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民族氣節。劇中的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正是中國近代村莊的縮影。

第一幕以金枝與成業偷歡不料意外有孕,金枝懷著青春和幸福的期盼希望嫁給成業,表現了年少的單純與美好。同時金枝的父親村民趙三欲殺地主二爺結果誤殺了小偷。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第二幕一番爭論後,麻婆與成業慫恿二里半向金枝父親趙三提親,成業最終按捺不住說出真相,趙三大怒,成業帶金枝私奔,趙三被捕入獄。

第三幕二爺拿錢贖趙三,王婆絕望喝藥自殺,成業被綁參軍。

第四幕趙三出獄,金枝回家,王婆被救。

第五幕二里半帶信到二爺家聽成業捎來的信,隨後日本翻譯官和兩個日本兵來到二爺家殺了二爺和家丁,金枝生下女娃,趙三知道後摔死女娃。

第六幕成業歸來,高歌抗日希望二里半賣羊捐款,偶遇趙三和欲輕薄金枝的日本兵並殺了他,成業逃走,日本官兵尋人,金枝等村民被殺,村民憤怒覺醒,堅決抗日。

《生死場》話劇的主旨精髓在於村子裡所有人都忙著生、忙著死,但是只要人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大的追求。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詮釋著這一點,通過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矛盾來展現每一個村民渴望生存的心理。趙三與二爺的僱傭矛盾,成業與金枝的愛情矛盾,二里半與趙三的家庭矛盾到最後升級為家國的矛盾。伴隨著每一幕都出現的“生老病死”的發喪歌,台下每一個觀眾都深深地思考著:到底怎樣才算好好活著?演員們用自己的演技吸引著觀眾,讓每一個觀眾享受著文化盛宴的同時有著深深的思考。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在此場話劇中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幽默的話語以及特色方言獲得了觀眾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

此次話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我校 對魯迅文化傳承的重視,同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同學可以投身到研究魯迅中來,將中國的文化經典推廣出去。話劇最後以合影留念畫上了完美句號。

(13)赴杭演出

2016,聖誕前夜,今天劇社《生死場》在月明音樂樓首演。2017,三月的尾巴,今天劇社走出校園,在杭州師範大學巡演,500人大廳,座無虛席,同樣的演出,不一樣的觀眾。

2017年3月30日晚,人文學院今天劇社帶著他們的經典話劇《生死場》走出校園,在杭州師範大學演出。

《生死場》去年12月23日在我校月明音樂樓順利首演,《紹興晚報》等多家媒體進行報導。距離首演已過去兩個多月,為了能在杭師大完整、精彩演出,演職人員在校內加緊排練,雕琢角色,以期有所突破。

當天晚上6點半,演出正式開始,倉前校區500人大廳座無虛席。聚光燈打亮,背景音樂響起,演員們融入角色里,蕭紅筆下的“生老病死”成為一個個舞台場景,呈現給觀眾。掌聲和讚嘆聲不絕, 演員們與在場的500多名觀眾共歡笑、共流淚。

演出結束後,杭州師範大學流霞劇社指導老師黃岳傑上台發言。

“特別歡迎紹興文理學院的劇社來到這裡演出,今晚的表演親切可感,直接的視覺衝擊與小說閱讀、老師授課有著很不一樣的體驗。”

黃老師說,校園裡應該有這樣的氛圍,而不是一味地娛樂化,框死在命題作文里。我們需要經典、一部部有人投出情感的作品,校園戲劇可以引領校園文化,代表校園裡群體的思考深度、價值觀、審美態度,也希望校園裡能夠保持這樣一種熱情。

“那些排練的日子,今天登台的日子,相信你們在20年、30年後一定難以忘懷。”

“校園戲劇對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灑脫。我們通過這個舞台把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示出來,雖然表演的角色不是我自己,但是我們進入到那個靈魂中,會讓自己的生命突然放出光芒。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通過這種方式點亮,然後閃出我們最滿意的一束光,這一生也會變得不一樣,這也是校園戲劇最大的意義所在。我以為,校園戲劇的目的不是戲劇本身,而是教育,通過一個表演的方式呈現自己。”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金堅強書記在發言中表示,感謝杭師大人文學院在交流中的幫助,希望日後雙方能繼續在校園戲劇方面開展深度交流。

演出結束後,演員們並沒有顯出疲憊的面容,相反,都樂呵呵地在打趣兒。

“晚上看了你校今天劇社來我校演出的話劇《生死場》,兩個半小時,演得樸實本色,用表演征服了觀眾,相當震撼,想不到你們的校園戲劇這么棒喔!”——來自杭師大戲劇、影視學科負責人、南京大學博士黃愛華教授的評價

還有來自兩校學生的線上評價: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150分鐘的《生死場》結束了,但是校園話劇藝術的成長之路還在繼續!

演出結束後, 紹興晚報、“掌上紹興” 等媒體予以關注報導,獲得社會廣大關注。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14)嶄新篇章

2017年12月21日晚,今天劇社年度大戲《十二個溫柔的人》於河東月明音樂樓順利演出。人文學院院長葉崗教授、黨委書記謝一彪教授、副院長李秀明教授、黨委副書記金堅強老師、校團委書記呂志偉老師和部分學院教師到場觀看了演出。演出結束後,李秀明教授發表總結這部戲劇表達了中國人的人情和說話方式,戲劇裡面的衝突承擔著建構中國公民責任的作用,並認為我們大學生就是要成為懂得說理的理性公民,而不是隨意附和的老百姓。

話劇《十二個溫柔的人》改編自中原俊執導的日本推理喜劇片《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由人文學院卓光平老師指導,孫瀏煜同學導演,以及全新的演員陣容的演繹下,呈現了一個更加貼近當下社會的《十二個溫柔的人》。全劇主要講述了一支由性格、年齡和職業各異的十二位成員構成的陪審團,針對一起疑點重重的年輕女子殺前夫案,展開了一場語言交鋒激烈、節奏明快的陪審。整場話劇在演員們對於自身角色的理解與刻畫下賦予了其個人特色,張弛有度,高潮迭起,兼具詼諧幽默。

在兩個月上百個小時的排練時間裡,演員們力求將人性與道德的博弈過程展現在觀眾面前,匯報演出當晚的將近一小時四十分鐘的演出,演員們毫無懈怠、完美配合,最終在觀眾們的掌聲中拉下了帷幕,取得了圓滿成功。

今天導師

卓光平,男,1982年出生,湖北隨州人,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紹興文理學院越文化研究院兼職副研究員,紹興市社科院智庫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後,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魯迅研究、中國現當代小說與戲劇研究,學科歸屬為“魯迅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組織。

今天劇社 今天劇社

在教學方面,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主講《中國現代文學》和《中國當代文學》等課程,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主講《魯迅研究》和《中國現代主義文學》等課程。在科研方面,現主持省部級、廳市級科研課題多項,參與完成著作三部,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江西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自2007年至今在《戲劇》、《文藝理論與批評》、《戲劇文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2011年6月被評為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2013年9月被評為紹興市首屆“社科新人”稱號。卓老師指導的話劇《生死場》體現了“魯迅精神”和“魯迅傳統”,在傳播魯迅精神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具有深刻意義。

今天劇照

無道 無道
原野 原野
💦辛苦啦 💦辛苦啦
《北京人》 《北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