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條約

仁川條約

《仁川條約》,又稱《濟物浦條約》是朝鮮與日本於1882年8月30日在濟物浦(仁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由日方代表花房義質和朝鮮代表李裕元、金宏集在濟物浦臨時會館簽訂。條約簽署的背景為朝鮮練兵局的士兵襲擊日本公使館的壬午兵變。該條約使日本獲得了在朝鮮的駐兵權。

背景—壬午兵變

壬午兵變,又名壬午軍亂(임오군란),日本稱之為壬午事変。發生在1882年朝鮮王朝的一次政變
1873年朝鮮王朝國王高宗親政,興宣大院君歸政隱居,但仍試圖插手干涉政務。1882年7月23日(陰曆壬午年五月),朝鮮京城五營士兵由於連續十三個月沒有領到餉米,聚眾喧譁騷動。朝鮮宣惠廳雖然將剛運至京城的漕米發放下去,但是米中摻入砂糠等物,不堪食用。士兵與庫吏理論,發生衝突。漢城捕盜廳要將為首士兵四人逮捕斬首。士兵們積怨爆發,同市民一起發動暴動,搗毀宣惠廳堂上官閔謙鎬以及閔台鎬、韓圭稷等外戚權貴宅第,奪取武庫,攻打捕盜廳,然後包圍興宣大院君府第雲峴宮,向大院君求助。此外還有幾路士兵和市民分別攻打日本公使館,處死日本籍的新軍教官,開倉放糧。
7月24日,暴動士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宮,殺死躲藏在宮中的閔謙鎬、興寅君李最應(大院君胞兄),並搜尋王妃閔茲映。閔妃化妝成宮女逃往外地。日本公使花房義質和隨員也逃往濟物浦(今仁川),由英國軍艦搭救回國。7月25日,高宗召大院君入宮,委託其主政,並向暴動士兵宣布閔妃已經死於動亂中,士兵方才撤出王宮,放下武器。
逃到忠州的閔妃和逃回長崎的花房義質分別請求清朝和日本出兵朝鮮。兩廣總督張樹聲直隸總督李鴻章吳長慶率軍在南陽登入,不久趕到漢城。日本公使花房義質則於8月12日回到漢城,帶來了1500軍隊和四艘軍艦,逼迫朝鮮政府賠償損失、同意日本軍駐紮朝鮮。清朝官員拜訪日本軍人後又探望大院君,並邀請大院君回訪。8月26日吳長慶扣留了前往中國軍營拜訪的大院君,並將其用軍艦運回中國天津。清軍同時逮捕了李載冕等人,並在漢城郊區逮捕參加過壬午兵變的士兵,閔妃集團重新掌握朝鮮政權。8月30日,日本和朝鮮就上述內容簽訂了《仁川條約》。

內容

該條約共六款,另有續約兩款。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懲辦‘兇徒’,向日本謝罪,死難者由朝鮮國禮葬;
2賠償兵費50萬元和撫恤金5萬元;
3“日本公使署兵員若於備警事”;
4任聽日本公使、領事及其隨員眷從遊歷朝鮮內地各處。

尾聲

9月3日,日本陸海軍將校舉行葬儀,將堀本中尉等12具屍體改葬於濟物浦的獨溪峴地方。朝鮮政府派禮曹佐郎嚴錫,攜帶祭品前來會葬。14日將樹立在京城內大街鍾閣前的石碑毀掉,因為碑文中有“洋夷進犯”云云。至此,花房義質大功告成,離開京城回國。28日他回到東京,在赤坂的臨時皇宮向天皇復命。
條約簽訂之後,朝鮮開始了近代化改革,設立內外衙門,訓練新軍。清朝為加強對朝鮮的控制,與朝鮮簽訂一系列條約,在朝鮮獲得了領事裁判權和海關監管權,並在仁川、元山釜山等港口城市設立了清國租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