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獸心[成語]

人面獸心[成語]

人面獸心,成語,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象野獸一樣兇狠。形容為人兇殘卑鄙,品德極壞。貶義。出處《列子·黃帝》:夏桀、殷紂、魯醒、楚穆,狀貌七竅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漢書·匈奴傳贊》: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基本信息

釋義

人面獸心人面獸心
讀音:rén miàn shòu xīn注釋: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像野獸一樣兇狠。形容為人兇殘卑鄙,品德極壞。
出處:《列子·黃帝》:“夏桀、殷紂、魯醒、楚穆,狀貌七竅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漢書·匈奴傳贊》:“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範例:大蟲見了“獸面人心”的既不敢傷,若見了“~”的如何不啖。(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人頭畜鳴狼心狗肺衣冠禽獸
反義詞:正人君子
燈謎:猴子

出處

1.外貌是人,心腸如獸。形容人不開化,近似禽獸。《漢書·匈奴傳贊》:“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2.形容為人兇殘卑鄙。《晉書·孔嚴傳》:“又觀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面獸心,貪而無親,難以義感。”明沉受先《三元記·錯認》:“你這樣人,言清行濁,人面獸心。”亦省作“人面”。唐杜甫《課小豎鋤斫舍北果林》詩之二:“薄俗防人面,全身學《馬蹄》。”

歷史典故

楊朱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有一次將老子請到家裡,尊敬地向老子請教。
老子見他態度誠懇,便給他講了這么一個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還要看其內心如何,光看外表容易被其迷惑,所以聖人是不注重外表而注重心智的,凡夫俗子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假如看人,只要有身子、手、腳、頭髮、牙齒,你說他是人,然而這種人可能就有一顆獸心。他長著一顆野獸的心,但外表與人一模一樣,你也會親近他;那些長有翅膀、有角、有爪、能飛、能跳的是禽獸,然而禽獸未必沒有一顆人心,它們雖然有人心,但外表不與人相同,你還是會疏遠它的。過去的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全是蛇身人面、牛頭虎鼻,沒有人的外表,可他們卻有至高無上的聖德。夏桀、殷紂、魯桓、楚穆這些傢伙,形狀外表都與人相同,可是卻長著禽獸般的心。如果人們只看外表而以為他們具有德行,那不是上當了嗎?禽獸之心智也有與人相似的地方,例如它們會找東西吃,雄雌相偶,母子相親,逃避敵害,躲寒就溫,居則成群,行則有列,幼者居內,壯者居外,覓食相助,遇害群鳴……可是禽獸的心智遠不如人,所以人能使喚它們。在黃帝與炎帝的時候,讓熊羆狼豹上戰場作戰,讓雕鷹鳶鳥協助攻敵,這是用力量馴化禽獸的結果。堯帝就不同了,他使用音樂便令百獸跳舞,使用簫、笛讓鳳凰來儀、百鳥唱歌。這些全是上古之人的神聖所在呀,他們知道萬物的情態,了解異類的聲音,才能馴化它們,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啊!
楊朱聽了老子的這番話,獲益匪淺,對他更加佩服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