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書介紹了世界七大宗教傳統,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種原初宗教。 作者透過個人的觀察,以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實的態度,以及深入淺出的語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傳達給大眾。書中匯集了作者三十餘年教學與研究的新成果,特別是在對兩性觀點與語言的運用、各宗教的內在層面分析,以及藏傳佛教、蘇菲教派與歷史上的耶穌等方面做了詳細述說。 這部被稱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書”,其特點在於史密斯嘗試用個人的親身體驗,以說故事、講歷史與哲學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環繞宗教所引發的價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奧秘。書中的內容豐富而精彩,語言生動流暢、通情達理,這也是其暢銷、長銷的最大秘密所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總銷量超過200萬冊。 人群聚居之處,必有宗教痕跡。宗教不只是外顯的跡象,它是人類生活的核心本質。要了解一個民族,必認識其信仰。探討各大宗教,發掘人性的奧秘。 本書內容的重點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對宗教作全盤或平衡的論述,更不是比較宗教之優劣,而是環繞著宗教所引發的“價值”,“生命取向要高;生命體驗要深;生命能量要強”這種價值,就是促使人性趨於完美的力量。 本書內容實為知識分子所必備者,但願我的導讀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智慧傳統所廣施的喜悅。 ——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人群聚居之處,必有宗教痕跡。宗教不只是外顯的跡象,它是人類生活的核心本質。要了解一個民族,必認識其信仰。探討各大宗教,發掘人性的奧秘。

本書內容的重點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對宗教作全盤或平衡的論述,更不是比較宗教之優劣,而是環繞著宗教所引發的“價值”,“ 生命取向要高;生命體驗要深;生命能量要強”這種價值,就是促使人性趨於完美的力量。

本書內容實為知識分子所必備者,但願我的導讀能促使更多的人一探究竟,共品智慧傳統所廣施的喜悅。

­

—— 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世界七大宗教傳統,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種原初宗教。

作者透過個人的觀察,以理性與感性、傳統與現實的態度,以及深入淺出的語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傳達給大眾。書中匯集了作者三十餘年教學與研究的新成果,特別是在對兩性觀點與語言的運用、各宗教的內在層面分析,以及藏傳佛教、蘇菲教派與歷史上的耶穌等方面做了詳細述說。

這部被稱為“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書”,其特點在於史密斯嘗試用個人的親身體驗,以說故事、講歷史與哲學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環繞宗教所引發的價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奧秘。書中的內容豐富而精彩,語言生動流暢、通情達理,這也是其暢銷、長銷的最大秘密所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總銷量超過200萬冊。

本書作者用個人的親身體驗,以說故事、講歷史與哲學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傳達給大眾,是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書。

作者介紹:

休斯頓·史密斯(Huston Smith),出生於一個來華傳教的傳教士家庭。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先後到華盛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任教。被公認為宗教史權威,也是比較宗教哲學的領袖人物。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總銷量超過150萬冊。

目錄

導讀〉宗教的最佳面貌/ 1

〈校訂序〉人的宗教/ 5

〈原文再版序〉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0

第一章 出發點/ 1

第二章 印度教/ 13

人們要什麼?/ 14

人們真正要什麼?/ 20

內在的超越/ 23

走向目標的四條道路/ 27

通過知走向神的途徑/ 29

通過愛走向神的途徑/ 32

通過工作走向神的途徑/ 38

通過心身訓練走向神的途徑/ 42

生命的階段/ 51

生命的位置/ 55

在汝之前一切話語都消退了/ 59

在宇宙中成長了/ 63

世界——歡迎和再見/ 67

走向同一頂峰的許多途徑/ 72

對於錫克教的補充/ 74

第三章 佛教/ 79

醒悟了的人/ 79

沉默的聖人/ 84

反抗的聖人/ 88

四聖諦/ 94

八正道/ 99

佛教的基本概念/ 107

大乘和小乘/ 115

花的秘密/ 123

金剛霹靂/ 134

渡河的形象/ 138

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42

第四章 儒家/ 145

第一教師/145

孔子所面對的問題/ 150

儒家對手的答案/ 154

孔子的答案/ 158

有意的傳統的內容/ 163

孔子的方案/ 170

倫理或是宗教?/ 173

對中國的衝擊/ 177

第五章 道家/ 183

老子/ 183

道的三種意義/ 185

三種探討力量的進路以及隨之而來的三種道家/ 186

有效的力量:哲學的道家/ 187

擴大的力量:道家養生與瑜伽/ 188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191

力量的混合/ 193

創造性的靜/ 194

道家的其他價值/ 199

結論/ 206

第六章 伊斯蘭教 / 209

背景/ 210

先知的封印/ 211

帶來勝利的遷徙/ 216

持續的奇蹟/ 219

基本神學概念/ 223

五根支柱/ 230

社會的教義/ 235

蘇非教派/ 243

伊斯蘭教何處去?/ 252

第七章 猶太教/ 255

神的意義/ 256

創造的意義/ 260

人存在的意義/ 263

歷史的意義/ 266

道德的意義/ 270

公正的意義/ 272

受難的意義/ 276

救世主信仰的意義/ 280

生命的神聖化/ 284

啟示/ 287

選民/ 291

以色列/ 295

第八章 基督教/ 301

歷史的耶穌/ 301

信仰的基督/ 307

終結與開始/ 313

佳音/ 314

基督的奧體/ 319

教會的心靈/ 322

羅馬天主教/ 329

東正教/ 334

新教/ 339

第九章 原初宗教 / 345

澳洲經驗/ 346

口述性、地點和時間/ 348

原初世界/ 354

象徵性的心靈/ 357

結論/ 360

第十章 最後的考察 / 363

宗教之間的關係/ 364

智慧傳統/ 365

聆聽/ 369

注釋/ 371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世界七大宗教傳統,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種原初宗教。在漫長的宗教年代中,宗教所啟發的善行固然令人景仰,但是假宗教之名而犯下的錯誤、不義與罪惡,其數量之多與情節之嚴重,也同樣讓人不敢恭維。而本書的寫作策略就是要展現宗教的最佳面貌。因此本書內容的重點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對宗教作全盤或平衡的論述,更不是比較宗教之優劣,而是環繞著宗教所引發的"價值"。這種價值,簡而言之,就是促使人性趨於完美的力量。人性若要趨於完美,就須解除其限制、釐清其定位,並且安頓其過程。說得淺顯些,人性原本是不完美的,因為人生苦多於樂,最後又難免於死亡;那么,人性的潛在能力究竟是神還是魔?要如何使個人定位得恰到好處?然後,落實在具體人生中,應該怎么活出意義?本書所強調的"價值",正是為了答覆這一類重大問題所提供的智慧索引。

目錄

〈導讀〉 宗教的最佳面貌

〈校訂序〉 人的宗教

〈原文再版序〉 宗教是生活的模式

1 出發點

2 印度教

人們要什麼?

人們真正要什麼

內在的超越

走向目標的四條道路

通過知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愛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工作走向神的途徑

通過心身訓練走向神的途徑

生命的階段

生命的位置

在汝之前一切話語都消退了

在宇宙中成長了

世界——歡迎和再見

走向同一頂峰的許多途徑

對於錫克教的補充

3 佛教

醒悟了的人

沉默的聖人

反抗的聖人

四聖諦

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概念

大乘和小乘

花的秘密

金剛霹靂

渡河的形象

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4 儒家

第一教師

孔子所面對的問題

儒家對手的答案

孔子的答案

有意的傳統的內容

孔子的方案

倫理或是宗教?

對中國的衝擊

5 道家

老子

道的三種意義

三種探討力量的進路以及隨之而來的三種道家

有效的力量:哲學的道家

擴大的力量:道家養生與瑜伽

替代性力量:宗教的道家

力量的混合

創造性的靜

道家的其他價值

結論

6 伊斯蘭教

背景

先知的封印

帶來勝利的遷徙

持續的奇蹟

基本神學概念

五根支柱

社會的教義

蘇非教派

伊斯蘭教何處去?

7 猶太教

神的意義

創造的意義

人存在的意義

歷史的意義

道德的意義

公正的意義

受難的意義

救世主信仰的意義

生命的神聖化

啟示

選民

以色列

8 基督宗教

歷史的耶穌

信仰的基督

終結與開始

佳音

基督的奧體

教會的心靈

羅馬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

9 原初宗教

澳洲經驗

口述性、地點和時間

原初世界

象徵性的心靈

結論

10 最後的考察

宗教之間的關係

智慧傳統

聆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