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學的一課

人生哲學的一課

短篇小說。艾蕪作。

內容簡介

短篇小說。艾蕪作。1932年發表。一個青年從內地流浪至昆明,謀生無路,饑寒交迫,儘管“辛苦的奔波,慘痛的勞碌和傷心的失望”幾乎使他客死他鄉,然而他對生活的信念始終不曾動搖。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的自傳體小說。

作者簡介

 

人生哲學的一課人生哲學的一課
艾蕪 原名湯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5年因不滿守舊的學校教育和反抗包辦婚姻,棄學遠行,在我國西南邊境和緬甸、馬來亞、新加坡等地漂泊,過著貧困的流浪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說《人生哲學的一課》和當時的代表作短篇小說集《南行記》中的作品就以這幾年的見聞感受為題材。
1931年回國後定居上海,開始創作生活。除了《南行記》,還寫了不少短篇小說散文
抗戰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難到重慶,寫完著名長篇小說《故鄉》,編輯抗敵協會重慶分會會刊《半月文藝》(附在重慶《大公報》上)計60期。1946年到陶行知擔任校長的社會大學任教。1947年夏,國民黨在重慶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這個時期作品有長篇小說《山野》。解放戰爭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1957年有長篇小說《百鍊成鋼》等。同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61年到雲南舊地重遊,完成了《南行記續篇》。

其它著作

人生哲學的一課《山中牧歌》(短篇小說集)1934,天馬
《南國之夜》(短篇小說集)1935,良友
《漂泊雜記》(散文集) 1935,生活
《南行記》(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增訂版,1963,作家;再增訂版、1980,人文
《夜景》(短篇小說集)1936,文生
《春天》(《豐饒的原野》第1部,中篇小說)1937,良友
芭蕉谷》(短篇小說集)1937,商務
《海島上》(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逃荒》(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萌芽》(短篇小說集)1939.文生
《文學手冊》(文藝理論)1941,桂林文化供應社;增訂版,1981,湖南人民
《雜草集》(散文集)1941,改進
《荒地》(短篇小說集)1942,桂林文供應社
《黃昏》(短篇小說集)1942,文獻
《冬夜》(短篇小說集)1943,三戶圖書社
《愛》(短篇小說集)1943,大地
《緬甸小景》(散文集)1943,文學書店
《江上行》(中篇小說)1943,新群出版社
《秋收》(短篇小說集)1944,讀書
《鍛鍊》(短篇小說集)1945,華美書店
《童年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45,建國書店
《我的旅伴》(短篇小說集)1946,華夏書店
《豐饒的原野》(長篇小說)1946,自強出版社;1979,四川人民
《故鄉》(上下集,長篇小說)1947,自強出版社
《艾蕪創作集》(短篇小說集,原名《冬夜》)2947,新新出版社
我的青年時代》(中篇小說)1948,開明
《煙霧》(短篇小說集)1948,上海環星書店
《鄉愁》(中篇小說)1948,中興出版社
《山野》(長篇小說)1948,文生;重排本,1954,作家
一個女人的悲劇》(中篇小說)1949,新中國;1950,三聯
《艾蕪短篇小說集》1953,人文
《新的家》(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幸福的礦工們》(報告文學)1955,遼寧人民
《艾蕪中篇小說集》1958,天津人民
《百鍊成鋼》(長篇小說)1958,作家
《夜歸》(短篇小說集)1958,作家;1978,四川人民
《初春時節》(散文特寫集)1958,百花
《艾蕪選集》1959,人文
《歐行記》(散文集)1959,百花
《浪花集》(評論集)1959,北京
《南行記續篇》(短篇小說集)1964,作家
《艾蕪短篇小說選》1978.人文
《艾蕪近作》(評論、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
《我的幼年時代》(中篇小說)1981,新蕾
《艾蕪小說選》1981,湖南人民
《艾蕪文集》(1-2卷)1981一1984,四川人民(未出齊)
《艾蕪兒童文學作品選》1983,四川少兒
《南行記新篇》(短篇小說集)1983,雲南人民
《談小說創作》(文藝理論)1984,湖南人民
《春天的霧》(長篇小說)1985,人文
《風波》(長篇小說)1987,上海文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