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漁礁

人工漁礁

人工魚礁(artificial fish reef)就是人們在海中設定的構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環境,營造動、植物良好的環境,為魚類等遊動生物提供繁殖、生長發育、索餌等的生息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

人工漁礁概述

artificial fish reef
用於誘集、棲息和保護魚類的人工設施。目的在於改善沿海水域生態環境,為魚、蝦類聚集棲息、生長和繁殖創造條件;也可作為障礙物,用以限制某些漁具在禁漁區作業 ,從而促進水產資源的增殖 。一般選擇設定在水深 20 ~200 米,底質堅實 、乾潮線延伸較近、無泥沙回淤、潮流流速和風浪不太大、且在經濟魚類洄游棲息安寧的海區。此外,建礁點要避開主要航道、定置漁具作業區、沿岸貝藻類養殖區、重金屬石油等污染區,以及海防設施所在地。
人工漁礁按不同的製造材料可分為石塊漁礁、木筐樹木漁礁 、廢輪胎漁礁 、廢車船漁礁混凝土漁礁 、鋼筋漁礁,以及聚乙烯材料製作的各類底漁礁、浮漁礁等。有的模擬洞穴,有的模擬坑槽、岩縫,以及大型組裝漁礁。按建設目的可分為漁獲型、保護型、培育型、誘導型漁礁和淺海增殖礁等(見圖)。

相關

人工漁礁能夠誘魚聚集,是因為較堅硬,能形成蔭影 ,使局部水域改變流向,產生漩渦,形成上升流,適應一些魚類喜愛觸碰硬物、趨蔭影、趨渦流以及趨水中固體物位置來決定生活場所等習性。漁礁使水產生的漩渦、上升流能把海域底層的營養物帶到中上層,利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礁體上附著大量生物,為魚、蝦類提供良好的食物和生息的場所。既誘集、增加定棲性岩礁和洄游性底層漁業資源,又能誘集、增加中上層漁業資源,延長滯留時間,形成相對穩定的人工礁漁場。人工漁礁還能有效地限制底拖網作業,利於保護近海漁業資源,並促進人工增殖養殖和捕撈生產的發展及提高近海漁業的科學管理,是改造沿海漁場的一項重要措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