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倫大統賦

人倫大統賦

《人倫大統賦》,作者金代尚書張行簡。本書是古代人體五行學說的精髓,是最全面、最精準的相術典籍,也是《四庫全書》僅收錄的四部相書之一。全書旁徵博引,集相術眾家之長,是古人選拔人才、洞悉人心的重要參考。 《圖解中國古代人體五行學·人倫大統賦》一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著者許頤平。圖書以《四庫全書》所收錄的版本作為底本,結合其他不同版本,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編輯整理。

基本信息

原作序文

人倫大統賦序  金 - 張行簡

夫閱人之道,氣色難辯,骨法易明。骨法者,四體之乾,有形象列部分,一成而不可變,欲識貴賤、貧富、賢愚、壽天,章章可驗矣。至於氣色通於五臟之分,心為身之君,志為氣之帥,心志有動氣必從,氣從則神知,神知則色見,如蜂排沫,蠶吐絲,隱現無常,欲別旺相、定休咎,於氣色則見矣,非老於是者不能。若精是術,必究是書,是書蔓延於世甚夥,苟不抉擇而欲遍覽,猶入海沄沙,成功幾日。

善乎,金尚書張行簡《人倫大統賦》與芟諸家之冗繁,撮百世之機要,提綱挈領不三二千言,囊括相術殆盡,條目疏暢而有節,文辭華麗而中理,其心亦勤矣,是以初入其門者,未免鑽仰之勞,仆觸僭竊之非,以鮮聞管見,附註音釋其下,仍括諸家之善以解之,目之曰音注集解,庶使學者有所依藉。然而知面之部分,莫知適從,亦徒勞耳。

面圖世傳者多指龜為鰲,近獲郤陽簿李庭玉所圖面部,凡六其部分,行運氣色骨法紋痣至真且悉,其義愈明而意愈彰,可為發蹤指示之標的也。故弁諸賦首,庶學者披圖按賦,相為表里,決人凶吉如示諸掌,可謂胸中天眼不枯矣,豈無補哉?雖然,獲兔魚必由筌蹄,能樂學必興其藝,有心於是,而欲齊唐舉之肩,接許負之踵,諒亦不能不自此始爾。皇慶二年蒼龍癸丑端陽日秋潭薛延年壽之序。

內容簡介

全書將正文按原文、原注、白話提要的體例有序展開,對深奧的古文進行了釋意和評析,並加入簡練的小標題,使其結構更趨合理。同時,編者還加入了200多幅精美手繪插圖和總結式圖表,形象生動地解析了原書的文化內涵。

由於古人認識的局限,相術學蕪菁並存。但作為一種曾經深入影響了古代社會的術數文化,它也值得我們從另外的角度重新審視,去偽存真,領略古人積累的智慧結晶。

書籍目錄

《人倫大統賦》中的相人之術

解讀面相:自然宇宙的全息縮影

《四庫全書白話圖解》叢書總序

編者序 :學會面相讀懂人心

提要

原序

本書內容導航

導讀卷

第一章 《人倫大統賦》:歷代宮廷秘藏的相術名作

1.《人倫大統賦》的成書:作者、歷史地位與創作背景

2.《人倫大統賦》的主要內容:相人之術

3.《人倫大統賦》的特色:注重相法,兼收並蓄

第二章 神秘的相術:中國古代相術文化

1.中國古代相術的起源與發展:相術源流

2.相術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

3.相術的理論皈依:天人合一

4.相術與中醫:同源異出

5.相術體系:形形色色的相術術語

6.中國古代相術方法:相人之術

7.中國古代相術著作要覽:相術學重要典籍

8.相術的影響:相術與中國傳統文化

9.對相術的理性認識:怎樣看待相術

卷上 面相總論

第一章 相法總括

1.骨法:看貴賤

2.氣色:看未來憂喜

3.行為:看性格

4.氣清體弱:才高命短

5.神強體壯:長壽

6.聲色:聲清色純為佳

7.四瀆五嶽:須相互成勢

8.五官六府:須相輔相成

9.性情:修德為豪傑

10.頭相:似天圓大為佳

11.聲音:如雷霆震動為好

12.眼睛:如日月清明為貴

13.鼻相:像山嶽高聳為吉

14.人如天地:完美之相

第二章 額相

1.額頭:宜隆起渾圓

2.額上部位:宜飽滿潤澤

3.額上氣色:宜光潤鮮明

4.額頭奇骨異突:官運亨通

第三章 眉相

1.眉宇寬廣:心田坦平

2.眉形:秀則聰明高貴

第四章 眼相

1.眼睛:神的游息之宮

2.眼神:清澈者聰慧

3.眼形:秀長者顯貴

卷下 部位相格

第一章 男女之相

1.女子之相:貴在柔順

2.女子眼神:貴在溫和

第二章 耳相

1.耳:掌管心腎

2.耳形:垂珠朝海為貴

3.耳色:明亮潤澤為貴

第三章 鼻相

1.鼻:掌管信義官祿

2.鼻形:高聳豐隆為貴

3.鼻上部位:相稱為宜

第四章 人中之相

1.人中:掌管壽命和子孫

2.人中形:深長者為貴

第五章 口相

1.口:言語之門

2.口相:厚重紅潤為貴

3.口形:四方端正為貴

4.牙齒:可看壽命貴賤

5.舌:長大方利為貴

第六章 項背之相

1.項頸:豐隆光潤為貴

2.背:高隆長厚為貴

第七章 手足、胸腹之相

1.手:宜長厚柔

2.胸:宜寬平博厚

3.腹:宜圓厚下垂

4.足:宜豐厚方正

第八章 神、氣、色

1.神:深藏於內為佳

2.氣:深長和柔為佳

3.聲音:遠大清朗為佳

4.色:辨察五色吉凶

5.面色:黃潤亮澤為佳

6.氣形圖

7.雜論應克及生死

附錄1:《三才圖會》古代面相圖例

附錄2:相術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