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葉木蓮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亮葉木蓮,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65厘米。僅分布於雲南局部地區海拔1300至1500米山坡上部向陽的溝谷潮濕山地。為上層喬木,樹冠寬廣,根系發達,有板根。隔1至2年開花一次,花期2-3月,果熟7-8月。為中國特有樹種,目前僅存3株大樹,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名稱

名稱:亮葉木蓮
拉丁名:Manglietia lucida

亮葉木蓮亮葉木蓮

科屬

木蘭科木蓮屬

形貌特徵

葉革質,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兩面無毛。花被片9-11,紫紅色,花期2-3月,果熟期7-8月。

產地

雲南

瀕危等級

國家一級並瀕危物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樹種,全球僅存3株大樹。

植物價值

保護價值
亮葉木蓮為我國雲南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木蘭科亞科頂生花木蘭族Magnolieae中的原始類群,對木蘭科分類系統和古植物學區系等研究有學術價值。樹幹挺拔通直,木材結構細緻,有絲絹般的光澤,耐腐、抗蟲,是滇東南珍稀的用材樹種。花色艷麗而芳香,可選為庭園觀賞樹種。

經濟價值

滇東南珍稀的用材,庭園觀賞樹種。被視為木蘭科木蓮屬中的佼佼者。

觀賞價值

常綠喬木。單葉互生,全緣,革質,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先端急尖,背面透綠裡帶淡黃色,寬大、鮮艷而光亮。托葉與葉柄離生。花單朵頂生,兩性,花被9-11片,排成2-3輪,外輪最大;雄蕊多數,花絲短,花葯線形,藥室內向開裂,藥隔延伸;雌蕊群具粗短的棲;心皮多數,成一熟時厚木質,沿腹縫線全裂及頂端開裂,每心皮胚珠3一5-聚合果倒卵球形或橢圓球形。種子每心皮1-3顆,紅色,種子呈假種皮狀,垂懸於絲狀的珠柄上。花期2-3月,果期7-8月。單種屬。稀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保護措施

建議在產地建立森林保護區,嚴禁砍伐殘存植株。
並加以特別的保護,並組織有關單位採種育苗,引種栽培。
鼓勵加大繁殖力度,保障苗木現存率和增長率。

現狀

稀有種。亮葉木蓮因歷年砍伐利用,現僅存3株大樹,產於雲南。由於花芳香,開放時常被昆蟲咬食雌蕊群,故成熟種子甚少,即使種子成熟,亦由於外種皮含油量高,不易發芽,而影響天然更新。若產地森林繼續破壞,或殘存植株被砍伐,就有絕滅的危險。

生長習性

亮葉木蓮喜肥、喜濕、不耐澇。
適應熱帶、亞熱帶、溫帶種植。
抗風能力較強。
具有較強的淨化環境和抗污染能力。
海拔在800-1200米間。

育苗技術措施

種子處理

7-10月採種,採回後將種子外種皮洗除,然後用水沖洗乾淨,晾乾後隨即播種。不能秋播的地區,將種子放在濕沙中層藏,翌年2-3月播種。種子一般在20-30℃時發芽,播種後30-50天苗出齊,苗期要遮蔭。苗床最好用沙質土或腐殖質土,播種後土壤要保持濕潤,但切勿多澆水,以免種子霉爛。
播種時期:亮葉木蓮種子播種期分為春季和冬季二個時期。
春播:在不致發生晚霜危害的情況下,春播期愈早愈好,早播可以提早發芽出土,加長苗木生長期,提高苗木生長量。春播時間太遲,氣溫升高,種子發芽率降低,幼苗生長不旺,且生長期縮短。浙江一帶2月底-3月初播種。
冬播:冬播可免去種子沙藏這道工序,提早發芽出土。

苗圃地準備

苗圃地宜選擇交通方便、勞力充足,有水源、電源的地方。面積大小依苗木生產量而定。苗圃地以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向陽濕潤、疏鬆肥沃、酸鹼度中性者為宜;地下水位最高不超過1.5米,土層厚度不少於50厘米;沙壤土、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
春播圃地準備工作在秋冬進行,畝施0.5-1.0萬公斤腐熟的有機肥,混入硫酸亞鐵2.5公斤,辛硫酸2.5公斤或呋喃丹2.5公斤,立即全面深翻30-40厘米,深耕可熟化土壤,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秋播也宜在播種前1-2個月深耕土地;深耕的同時,清除圃地草根、石塊、前茬雜樁。第二年春天耙地整平,開溝作苗床,苗床最好為東西走向,苗床寬1-1.2米,兩苗床間走道30-40厘米,苗床宜高出土面10厘米-15厘米,再把苗床土壤打碎、摟平、耙細,這樣澆水後不會積水,利於種子發芽和幼苗的生長。要先澆水,待水分被土壤吸收後,田間水量保持在80%左右,再播種。澆水方法一般採用溝灌,灌水要透。播種前灌水很重要,土壤濕潤,便於種子吸水發芽;但又不能積水,積水後影響種子呼吸,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種子極易爛掉。

小苗管理

亮葉木蓮種子較小,種子破殼後生長出來的小苗幼嫩,管理細緻對芽苗的生長很重要,床面經常保持濕潤,待芽苗大部分出土後,外界溫度達到28℃即可揭開塑膠膜進行煉苗。當芽苗長到6厘米-20厘米,種殼完全脫落即可分批移栽。移栽前土壤進行整理和施肥,每公頃移栽苗床施入400公斤複合肥和150公斤硫酸亞鐵及30公斤的呋喃丹,進行土壤消毒和地下害蟲的防治,並整平築成1-1.2米寬的苗床。移栽按株行距12厘米×15厘米進行。 移栽後的小苗立即蓋上遮陽網,待小苗木質化後才可揭去遮陽網。雜草對亮葉木蓮小苗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春季播種移栽後的苗床很容易長出小草,這時要及時拔除,保持苗床基本無雜草。除草時,用手壓住小苗根部,輕輕拔除,以免鬆動芽苗。並及時拔出弱苗病株,補苗工作在陰天進行,以利於成活。苗床經常保持濕潤,在補澆水時,先用細眼噴壺噴灌,待木質化後可用糞芍輕潑在行間。移植15天后,可以按1-1.5公斤/畝澆尿素或稀糞肥一次。每隔20天鬆土和施肥一次,肥料種類以速效肥為主。亮葉木蓮小苗長到30厘米時,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其後苗木管理即適時的鬆土和澆肥,這時肥料施用濃度可逐步加大,但最好停止施用尿素和糞肥,施一次複合肥或鉀肥,促使苗木生長更充實和根系更健壯,以便安全越冬。整個生長期施肥5-6次。

優質苗木標準

優質苗木技術標準包括苗木材料特性和生長表現特性。苗木材料特性包括形態與生理方面的特性,而且是可以測量的,如形態的苗高、地徑、根量;生理的芽休眠、水分狀態、養分狀態等。生長表現特性則為苗木在特定的生長環境中栽植後的所有表現,如根生長潛能、耐寒力、環境逆壓耐受能力等。
亮葉木蓮的質地可由最容易測量的苗木外部形態,如苗高、地徑、重量、根系與梢/根比加以評估分級。苗高是指苗木頂芽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地徑指苗乾接近地面處的直徑。重量包括鮮重和乾重,表示苗木在生長期積累光合作用產物的能力,苗木乾物質的貯存狀況,將直接影響其在造林地上的生長。根系的大小、結構與造林成活、生長和未來的發育具有密切的關係。
亮葉木蓮一年生苗要求達到地徑1厘米,高度50厘米,苗木根系長達20厘米,苗木主幹通直,葉片和枝條色澤正常,無病蟲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