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格櫃

亮格櫃

亮格是指沒有門的隔層;櫃是指有門的隔層,故帶有亮格層的立櫃,統稱“亮格櫃”。亮格櫃是格與櫃的結合體,下部對開兩門,門上裝銅飾件。櫃門的上面平裝抽屜兩具,再上為兩層架格。後背鑲板,兩山及正面透空。有的在兩山及正面各裝一道極矮的圍欄,或在左右及上沿裝一壺門式牙板。一般廳堂或書房都備這種家具。亮格通常有券口牙子和欄桿花板作裝飾,是明式家具中一種較典型的式樣。

亮格櫃·簡介

明式家具中,有一個品種是架格和柜子結合在一起的。常見的形式是架格在上,柜子在下。架格齊人肩或稍高,中置器物,便於觀賞。櫃內貯存物品,重心在下,有利穩定。北京匠師稱上部開敞無門的部分日“亮格”,下面有門的部分日“柜子”,合起來稱之為“亮格櫃”。

亮格櫃·樣式

亮格櫃不同的式樣

上部的亮格以一層的為多,兩層的較少;亮格或全敞,或有後背;或三面安券口,或正面安券口加小欄桿,兩側安圈口;或無抽屜,或有抽屜;抽屜或露明安在亮格之下,櫃門之上,或安在櫃門之內。

亮格櫃還有一種比較固定的式樣,即上為亮格一層,中為柜子。櫃身無足,櫃下另有一具矮几支承著它。凡屬此種形式的,北京匠師名之日“萬曆櫃”或“萬曆格”。曾就此多次請教北京老匠師:何以有此名?如何寫?多未能言其究竟。或謂此式流行於萬曆年間,但找不到證據。1979、1980兩年冬,走訪洞庭東、西山,並未見到此種亮格櫃。看來這是官宦好古之家,用以陳置儲藏文物的一種家具,因而在北京反而多於南方城鎮。

上格全敞亮格櫃

上格連後背板也不用,是全敞亮格的例子。它一般靠牆擺放,可借粉牆來襯托格中陳置的物品,如青銅器、青花或彩色瓷器等;倘脫空放,並不相宜,會給人陳置品不夠安穩的感覺。

值得提到的是法人羅契(o.Roche)編的《中國家具》收有黑漆嵌螺鈿山石花卉紋亮格櫃一件,造型與此件甚相似,只櫃頂兩側端稍稍噴出形成翹頭式樣,近似翹頭案的翹頭,使人感到和古代的衡門有一定的聯繫。它在日本家具上常常使用,明式家具中卻不多見,只能算是變體。

此種有嵌飾的黑漆櫃架及箱、榻、架子床等,嵌件多用螺鈿、象牙或獸骨,其中不少是明及清前期晉南絳州一帶的製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