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空中快線

京滬空中快線

“京滬空中快線”由國航、東航、上航、南航、海航五家航空公司共同實施。

簡介

京滬空中快線京滬空中快線
“京滬空中快線”由國航東航上航南航海航五家航空公司共同實施,往來於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之間的旅客將使用固定的值機櫃檯、安檢通道、候機區域、登機口和行李提取區域,五家航空公司在兩個機場之間的航班,既保持競爭,又加強合作,自2007年8月6日起,將以同一個品牌名稱,同樣的品牌標識,相同的服務承諾集中在機場的同一個區域內運營。旅客在辦理乘機手續之前,可以在幾家航空公司之間自由簽轉。在正常情況下,通過縮短地面流程時間,3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京滬兩地機場之間的旅行,比過去“提速”兩個小時。為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兩個機場將分階段增加自助值機、自動售票設備,方便旅客隨到隨走。

運行時間

京滬空中快線京滬空中快線
據了解,“京滬空中快線”將分步實施,2007年8月6日到10月27日,即2007夏秋航季結束為試運行階段,並將8月6日至8月12日定為試運行周(磨合期)。2007年冬春航季為完善階段,2008年夏秋航季及以後為提高與推廣階段。“京滬空中快線”成熟之後,民航總局將總結經驗,在其他具備快線運行條件的航線上,推廣“京滬空中快線”的經驗,打造新的快線品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推動中國航空運輸服務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增強中國航空運輸業的市場競爭力。

重大意義

這將是一個高效高品質的運營模式。由國航東航南航海航上航共同參與“京滬空中快線”方案,設計快捷的登機流程,商務客提前到機場的時間可比平時縮短一半,每30分鐘飛一個航班,3個小時完成京滬兩地機場之間的航空運輸,航班正常率達90%以上,正常銷售的京滬快線客票可以在“京滬空中快線”各航班間無條件簽轉。

為實現航班便捷正常,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創建高品質的航線運營模式,由民航總局牽頭、兩大地區管理局、二大機場和五家航空公司共同參與,聯手打造的京滬空中快線,經過半年多的籌備,各項工作準備就緒,將於8月6日開始試運行。京滬空中快線實現30分鐘一班,旅客隨到隨飛,任意簽轉,並享有專用辦票櫃檯、專用安檢通道服務、專用候機區域、登機口和行李提取區域,3個小時完成北京—上海兩地機場之間的航空運輸,使廣大旅客出行變得輕鬆、愉快。

近年來,為滿足航空市場需求,民航不斷加大運力,每天從北京飛往上海的航班已達20多班。但因兩地機場的運行資源緊張,辦票、安檢排長隊,旅客並未明顯感受到航空運輸的快捷。尤其是因航班延誤,航空公司間航班不能相互轉簽,旅客抱怨較多。

即將推出的京滬空中快線,是民航總局建設和諧民航、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航空應對鐵路持續提速競爭壓力而打造的精品航線。京滬空中快線的籌劃準備,從3月初開始由專家小組本著以人為本、改進服務、創新模式、和諧合作、迎接挑戰、共創品牌的基本思路和“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原則,研究提出初步方案。為保證“京滬空中快線”各項工作順利進行,7月初民航總局成立京滬空中快線協調領導小組,按照統一品牌、集中運營、積極推進、分步實施的要求,制定了實施方案。民航華北、華東管理局組織機場、空管、航空公司等部門成立了京滬空中快線地區實施領導小組,積極落實方案明確的任務,努力推動北京、上海兩地的空中快線運營工作。參與京滬空中快線運營的國航、東航、南航、海航、上航組成運營管理委員會,就統一簽轉標準、統一服務流程、統一機場值機代理、航班不正常應對與處理等重要問題達成共識。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完成集中候機區、值機櫃檯、安檢通道、登機廊橋劃分及引導標誌和指示牌的安裝等準備工作,可以滿足京滬空中快線開通。

京滬空中快線是民航總局打造成國內空中快線網路的第一步,試點成功之後,還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主要城市之間構建起空中快線網路,真正為商務旅客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

爭議不斷

“價格聯盟”、“變相壟斷”

京滬空中快線”從2007年8月6日起試運營一周后,就因機票價格的上漲,被媒體斥為“價

京滬空中快線京滬空中快線
格聯盟”、“變相壟斷”。而民航總局的回應則是,“京滬空中快線”只是對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對地面流程進行最佳化和改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僅不會形成新的壟斷,而且會通過競爭與合作推動中國民航整體服務品質的提高。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京滬空中快線”航班之間的自由簽轉是導致票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為這條快線要求各家航空公司無條件簽轉機票,這意味著賣出打折票的公司必須為乘客簽轉全價票埋單。

據內人士介紹,“京滬空中快線”方便旅客的背後是航空公司之間因簽轉帶來的結算政策的複雜。目前各家航空公司在“京滬空中快線”上執行的是以8折為準線的結算機制,即,如果旅客在一家航空公司購買了一張6折機票,到達機場後臨時以高於8折的價格簽轉到另一家航空公司,那么第一家航空公司就得自掏腰包,補齊與8折中間相差的2折,最終以8折的價格為這位旅客的簽轉埋單。

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教授楊小軍認為,這種由主管部門參與制定的強制性的無條件簽轉,迫使航空公司不得不形成一種所謂的“價格聯盟”。主管部門發揮資源整合的作用是對的,但是制定強制性的規定就會幹預市場,因為各航空公司的成本不一樣,承受力也不一樣。

“由於政策導致的價格聯盟,也是反壟斷法意義上的價格聯盟。”中國人民大學反壟斷法專家史際春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經濟的精髓就是平等的市場主體獨立自主地決策,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每個企業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價格,如果競爭者之間獨立決策的精神被毀,就失去了市場經濟的意義。五大航空公司由於無條件簽轉制度的干預,不得不制定8折結算制,完全喪失了自主定價能力。

一直關注“價格聯盟與公權力”問題研究的河南學者賀方告訴記者,法治之下的市場從來就是防公權力干預甚於防價格聯盟,因為公權力的不當介入市場,不僅會在局部調控上適得其反,而且會在巨觀的法治建構上打開“制度缺口”。在窮盡市場自我調解無效後,公權力才有介入市場的必要,這理應是法治的基本原則。

缺少監管機票隨意超售

無條件簽轉的第二個危害就是機票超售的隨意性。“反正半小時一班,又可以自由簽轉,超沒超售也沒人監管,航空公司當然會隨意賣票了,而結果就是大量乘客買了票卻登不了機。”經常往返於上海和北京的趙律師深有感觸地說。

根據國際慣例,超售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事先告知,買不買乘客自定;二是事後賠償,所有因機票超售而被拒載的旅客有權獲得經濟賠償,那些不急於出行的旅客可以選擇放棄座位以換取賠償金。而“京滬空中快線”由於是主管部門引導,各航空公司對超售“理直氣壯”,而那些高峰期被滯留在機場的乘客卻無處說理。趙律師告訴記者,他正在醞釀起訴事宜,準備找專家論證,起訴“京滬空中快線”是打民事官司還是行政官司

據了解,針對“京滬空中快線”,目前還沒有關於超售問題的規定,被推遲登機的旅客到底是通過超售的規定處理還是依據航班延誤的規定處理,誰都說不清楚。史際春教授認為,民航總局工商總局都應該及時介入此事,對機票的銷售和客運總流量作出幾個合理性規定,不能讓乘客老是怨聲載道,旅行沒有好心情。

民航專家認為,一條商務快線的形成還是應該用市場方法運營,“京滬空中快線”某種程度上確實方便了旅客,但無法形成各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最好的方法還是還原以前市場的做法,主管部門可以監管、整合,但不要制定強制性的規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