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第一鎮

京東第一鎮

天津市薊州區邦均鎮,位於薊州區西部盤山南麓(北緯39°59′,東經117°15′),西距北京76公里,南距天津90公里,東距唐山104公里,東北距縣城13公里。京哈、寶平公路京、秦高速縱橫穿越,邦喜公路以此為起點,與津薊高速公路相鄰,京哈鐵路、京秦鐵路、大秦鐵路橫貫,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薊縣邦均鎮

邦均鎮歷史悠久,所轄區域內有漢墓 文字群,商周遺址,關帝廟,清真寺等古蹟。相傳戰國後期商鞅曾宿店於此,稱商均店。唐朝李世民東征高麗途徑此地,更名幫君店,後演變邦均店。清道光十一年(1831),稱邦均鎮。自古以來,邦均鎮村落集中,人口密集,店鋪林立,商業繁榮 ;逐漸成為商家雲集之地,有“京東第一鎮”之美稱。直到今天,邦均鎮已發展成為薊縣西部地區的經濟貿易中心,並輻射三河、平谷、大廠、寶坻、遵化、玉田等縣。

邦均鎮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良好,物產豐富,經濟發達。鎮北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主要礦產有礦泉水、紫砂頁岩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等;種植業(苗木花卉)和養殖業(蛋雞、生豬)逐漸成為該鎮的特色產業,也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2001年,邦均鎮與李莊子鄉合併,現轄43個行政村,鎮域總面積34.73平方公里。截止2002年底,全鎮總人口為32491人,鎮域人口密度為935.53人/平方公里。全鎮耕地總面積27237.1畝,人均0.908畝。

改革開放以來,邦均鎮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邦均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使經濟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極大提高。二十年的改革和建設,邦均鎮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了轉軌變型,社會各業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了汽車改裝、建築建材、地產資源開發、交通運輸、畜禽養殖、苗木花卉等優勢產業。2003年,邦均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3.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71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與之相配套的社會服務也日趨完善,工商、稅務、銀行、郵電、電信、醫院、飯店等應有盡有,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礦產資源,寬鬆的投資環境,崛起的地域經濟,給投資者提供了寬闊的舞台。邦均人民敞開大海一樣的胸懷,歡迎各界人士投資辦廠,與邦均人民共創美好的未來!

楊鎮

楊鎮地處北京市順義區東部中心位置,是順義區面積最大的鎮。鎮域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轄42個行政村,全鎮共有5.5萬人。楊鎮自古便是華北地區商品集散地,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第四京東楊各莊”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試點小城鎮之一,是北京市首批33家中心鎮之一。

區位優勢明顯,道路四通八達 楊鎮位於北京市區東北方向約40公里,距順義城區15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10分鐘即可到達水上運動場和兩個高爾夫球場,處於北京市“兩軸兩帶多中心”中的東部發展中心地帶。京郊主幹線———順平快速公路東西縱貫楊鎮區域,新修建的木燕快速路南北貫穿該鎮中心,是華北地區主要的交通樞紐,正在修建中的奧運大道延長線和京平高速公路,沿楊鎮北側和南側東西穿行而過。楊鎮近幾年為加速城鎮化建設,完善了各項基礎配套設施,修建鎮級道路約18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並與市、區級快速公路形成了完善的道路交通網。

基礎設施完善,職能機構健全 楊鎮鎮域內有區級重點中學楊鎮一中和兩所普通中學、3所中心國小、兩個一流設施的花園式幼稚園,教育資源豐富;有順義區第二醫院和兩個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機構健全;有3萬門交換能力的電信局和11萬伏變電站;有建制齊備的金融、稅務、郵電、工商、城管等職能服務機構;通信業比較發達,有線電視及寬頻網遍布鎮域各處;房地產業發展迅速,雙陽小區、陽洲鑫園、順鑫瀾庭等住宅小區已開發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供水廠、污水處理廠、燃氣工程等大型公共設施正在建設和完備中。位於楊鎮政府南側的大市場,占地1200多畝,是楊鎮的商業發展用地,緊鄰順平公路,具有良好的開發潛力。

自然環境良好,生態資源豐富 鎮域內有北京市唯一的一塊天然蘆葦型濕地,占地約1.5萬畝,茂密的蘆葦盪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形成了京郊平原獨有的荒野景觀,是各種水生植物和魚類繁衍生息的地方。經地質專家的勘察和地質資料記載,京東大蘆盪地區貯藏有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且埋藏淺,便於開發利用。

產業政策明確,發展潛力巨大 楊鎮是順義區未來發展的四個重點鎮之一,河西土地資源日益緊缺,楊鎮地處河東中心位置,隨著順義新的經濟成長點的向東轉移,楊鎮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楊鎮工業基地被列為順義區“十一五”時期重點發展的三大基地之一,其良好的地理位置、過硬的基礎設施贏得了區各委、辦、局的大力支持。順義區“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給楊鎮定位為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充分發揮楊鎮良好的自然條件、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把楊鎮工業基地建成規劃面積達400公頃,單位面積土地產出達到市級開發區水平的科技園區,重點吸納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企業入住,加速楊鎮工業基地的發展,使楊鎮成為順義河東地區經濟中心和平衡東西部發展的關鍵節點,帶動木林、龍灣屯、張鎮、大孫各莊、北務等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永順鎮

長城一撇、運河一捺,地處運河源頭的北京市通州區永順鎮,在城市化進程中認真探索、努力實踐,以國際化視野開創了城市化建設的新局面。

永順鎮是典型的城市型鄉鎮,轄區面積43平方公里,占通州衛星城總面積的五分之四,緊鄰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百里長街穿境而過,京哈高速路、京秦鐵路、京承鐵路在此交匯,大運河、通惠河、溫榆河等六條河流流經永順鎮,交通便捷、多河富水,是“上拱京畿、下控天津”的古城重鎮。幾年來,永順鎮黨委、政府依託特殊的區位優勢,堅持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探索,深入實踐,逐步走出了一條“一產精品、二產最佳化、三產發達”的新型城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路,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

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4億元,稅收總額1.1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5元,比1997年分別增長52.4%、200.4%、28.6%,成為京郊為數不多的稅收突破億元的鄉鎮之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96.1%,已基本實現了從農村經濟向都市經濟的轉型。

2002年,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截止到9月底,已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5億元,稅收總額1.3億元,預計全年稅收可突破1.6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 京東第一鎮

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平台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通州衛星城必將成為一個緊鄰CBD人口集居的郊區裡的中心城市,而身處其中的永順鎮的經濟發展方向,必須緊緊圍繞城市的功能進行規劃和設計,必須緊緊依靠城市資源去存活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靠大工業不行,因為衛星城內已限制大工業的發展,靠農業更不行,因為傳統的農業已失去存在的基礎。鎮領導認為,必須要發展新型的二三產業,把永順鎮建成一個為通州區服務,為首都國際化大都市服務的生態城市、花園城市和文化城市。為此永順鎮重新規劃確定了全鎮經濟發展的四個功能區域:把北部確定為國際型、生態型、花園式城區;中部確定為現代化文化型、金融商貿型社區;西南部確定為花園式居住區和商貿物流區;沿溫榆河、小中河、壩河確定為國際型的生態保護區和花園式水陸旅遊休閒區。以上定位和布局,確定了鎮域經濟的基本框架,打造了鎮域經濟發展的“平台”,為永順鎮的城市化建設和持續發展確定了明確的方向。

提升土地資源的新身價。幾年來,永順鎮不斷強化“弱化並早日退出傳統農業”這一意識,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鎮原有1萬餘畝農田,已基本脫離了糧食生產,側重完善城市功能,有限發展苗木、花卉、果樹等都市型、生態型、旅遊型集約農業,結合城市規劃建設,發展了改善環境的綠地2295畝,並全面啟動了環村林、環廠林、綠化隔離帶建設,植樹20餘萬株。另外,小中河、溫榆河兩側綠色景觀帶基礎工程已經啟動,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美化了城市生活環境,而且為二、三產業的發展置換出了土地,贏得了寶貴的發展空間,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最大限度的增值成為可能,也為推進城市化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幾年來,永順鎮將61家不符合城市發展要求的鑄造、小裝訂等企業關停、遷移,通過資源、資產的盤活、重組,在北京和香港成功舉辦投資項目推介活動,新引進和發展與城市需求相適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投資規模的企業41家,其中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6家,投資總額超過20億元。全鎮企業總體數量減少,但企業單體規模擴大,並實現了由加工型向產品型的轉變,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全面提升。

房地產開發點亮三產 。幾年來,永順鎮實施了大規模的舊村改造和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2001年,完成產值3.8億元,實現稅收4721萬元。全鎮24個行政村已有20個村全面完成舊村改造,90%以上的農民喜遷新居。建築開復工面積五年累計達到316萬平方米。特別是鎮屬順開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以後,充分發揮龍頭作用,本著合理規劃,連片配套,綜合開發的原則,使全鎮建築業、房地產業逐步走上了規範、有序、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運行軌道,徹底改變了過去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開發格局,整合了城鎮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對加速全鎮城市化進程和綜合實力的增強以及農民財富的積累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使村鎮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城鎮面貌大為改觀。在房地產開發的過程中,永順鎮注重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如將鎮域內20餘條道路的冠名權、廣告經營權採取市場化模式進行公開招標,用所得資金投入於基礎設施建設,開拓了政府籌資的新渠道。  大型房地產項目的進入,高檔精品住宅小區的形成,改善了全鎮住宅產品的消費結構,引進了高素質、高收入人群,提高了消費水平,帶動了三產其他各業的發展,全鎮各商業街和商業網點紛紛建起,月亮河度假村的建成使用,為開發運河源頭旅遊資源,促進全鎮乃至通州區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龍頭作用。富河商貿區、國際家居建材博覽中心、物資學院路電子一條街、金融商貿街等商貿園區的加緊規劃建設,將對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搞活地區經濟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永順鎮將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定信心、解放思想、團結鼓勁,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再上新水平,把永順鎮建設成為“現代、綠色、誠信”的京東第一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