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之亂

基本介紹

日本室町時代的幕府設定在京都。而在鎌倉時代設定過幕府的關東,設定了室町幕府的派出機關鎌倉府。頭面官位叫鎌倉方公,負責管理關東事務。1454年(亨德三年)12月,有著鎌倉方公官位的足利成氏,殺了關東領管上杉憲忠。對此京都幕府命令近鄰的守護討伐足利成氏。足利成氏就從鎌倉逃往古河(今茨城縣古河市),自稱古河公方。他拒絕幕府使用的年號,自立年號,在關東武士中很有影響力。這種做法實際上就是否認來自京都的權力,自立權力,建立關東獨立王國。這在日本歷史上稱之為“亨德之亂”。

發生過程

赤松氏謀害足利義教後,足利義教長子足利義勝擔任第七代將軍。在此時,山名持豐開始活躍,並且殲滅了赤松氏;但由於義勝年幼,將軍的權威很難回復從前。義勝在職一年後去世,其弟三春義政被擁立,當義政元服、擔任將軍時,已是六年後的事了。
在將軍因年少而不能直接執政的這段時期內,由管領來代理行使政務還是非常必要的。雖然由畠山持國和細川勝元輪流擔任管領,可無論是在義教追放持國時還是在勝元年僅十歲時,有力守護大名們都沒有足夠力量主導局勢,因此雙方的勢力開始呈對峙狀態,幕府內部產生了分裂的危機。他們之間的爭鋒相對也影響到了富樫氏家督繼承人的決定。此後,雙方的對峙已呈現明了化。
年少氣勝的細川勝元隨即與畠山氏展開激烈鬥爭,因為血緣關係,勝元得到了有力守護山名宗全、京極持清的襄助。當時,斯波氏的勢力已大幅度減退,一色、土岐氏因為義教專制政治,當家被斬,其勢力還處於混亂之中,還有赤松氏因為嘉吉之亂而導致本家的滅亡,所以,得到了平定嘉吉之亂的山名宗全和擔任侍所頭人多年的京極持清的幫助,情勢對於勝元來講極為有利。
不久,畠山與細川的勢力之爭,隨著畠山持國的死、畠山氏本家的分裂而結束。但是,這種依靠畠山氏庶流畠山政長的暗中支持,而使細川勝元獲得勝利的結果,卻難以隱藏雙方之間根深蒂固的對立與不滿,為此所遺留下來的後患也是無窮的。
這個時候在關東方面,成功統合了上野和武藏中小武士的關東管領上杉氏,在與得到關東傳統武士階層支持的關東公方足利成氏之間,雙方的對立與衝突也逐漸表面化,比其他地方更早一步進入繚亂的戰國時期,史稱“享德之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