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小車蝗

亞洲小車蝗屬於中國發生的三大飛蝗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亞洲小車蝗
拉丁學名: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
綱:昆蟲綱
目:直翅目
科:斑翅蝗科
主要危害作物:主要食害禾本科作物和禾草

形態特徵

亞洲小車蝗雌蟲體長約35毫米,前翅長約33毫米,雄蟲較小,體長25毫米,前翅長18毫米。全體褐色帶綠色,有深褐色斑。頭、胸及翅上的黑褐斑紋很鮮艷。前胸背板中部明顯縮狹,有明顯的“x”紋,圖紋在溝前區與溝後區等寬。前胸背板側片近後部有傾斜的淡色斑,前翅基半部有2~3塊大黑斑,端半部有細碎不明顯的褐斑。後翅基部淡黃綠色,中部有車輪形褐色帶紋。後足腿節頂端黑色,上側和內側有3個黑斑,脛節紅色,基部的淡黃褐色環不明顯,上側常混紅色.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在華北北部一年發生1代,以卵塊在地下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開始孵化,6月下旬多見2~3齡蝗蝻,7月上旬成蟲出現,7月中下旬為羽化盛期,7月下旬開始交配,8月中旬是交配盛期,產卵期延續到10月下旬。在華北南部一年發生2代,第一代成蟲6月下旬出現,第二代成蟲9月份出現。

防治方法

參見大墊尖翅蝗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北方,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新疆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