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鮑羅丁

亞歷山大·鮑羅丁

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出生在 聖彼得堡,是一喬治亞公爵的私生子,也去世於聖彼得堡。俄國作曲家,同時也是化學家。十九世紀末俄國主要的民族音樂作曲家之一。 從小就對科學和音樂同時發生濃厚的興趣。自幼顯示出音樂才能,9歲嘗試作曲。1850-1855年就讀於外科醫學院 ,他的專業是化學,1856年從彼得堡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並在科學上有重要發明,二十五歲獲醫學博士學位,後任醫學院教授。直至1869年(三十六歲)《第一交響曲》公演前,一直是業餘音樂愛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學、音樂兩大領域中獲得成功,一方面由於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歸功於他的音樂老師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等人。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亞歷山大·鮑羅丁 亞歷山大·鮑羅丁

1833年生於彼得堡,鮑羅丁自幼顯示出對音樂和科學的才能,作有鋼琴曲和長笛協奏曲。1855年畢業於彼得堡醫藥及外科學園,行醫為業。1859-1862年在海德堡及其他地方學習科學,1862年被任命為醫學園化學副教授。同年與巴拉基列夫相遇,後者說服他在繼續科學工作的同時,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音樂。1872年創建了婦女醫學校,在該校講課直至去世。1867年他的喜歌劇《勇士》上演遭到失敗,1869年他的《第一交響曲》上演,同年他的《第二交響曲》上演也不成功,但在魏瑪拜訪了李斯特。1880年李斯特促成其《第一交響曲》在巴登-符騰堡的演出大獲成功,鮑羅丁開始在國外出名。1869年他的朋友斯塔索夫建議以《伊戈爾王子》為題材創作歌劇。這一題材很投合鮑羅丁的民族主義精神,但腳本的困難再加上他的科學工作的干擾,創作進行緩慢,以致鮑羅丁的這一傑作未能完成,而是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續完。1887年鮑羅丁在彼得堡去世,年僅54歲。他是“強力五人集團”成員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稱為“勇士”的《第二交響曲》、交響音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和兩部弦樂四重奏,為俄國民族交響樂和室內樂的創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此外還有歌劇《伊戈爾王》(自編腳本)。在他去世以後,這部歌劇由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續成。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他的作品主題和他研究的化學公式。一位評論家說:“沒有一個音樂家只寫了那么一點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

作品評價

亞歷山大·鮑羅丁 亞歷山大·鮑羅丁

鮑羅丁是19世紀下半葉以巴拉基列夫為首的“五人團”中的一位富於獨創性的作曲家。雖然他的作品數量不多,但涉及的範圍較廣。在歌劇、交響樂、室內重奏等方面,都有被公認的優秀代表作。他在歌劇《伊戈爾王子》中,體現了俄羅斯古代史詩般的宏偉壯麗,也表現了古代東方民族的慓悍、粗獷和委婉、艷麗,並抒發了他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交響音詩《在中亞細亞草原上》,鏇律優美、配器清新、結構簡練,是後人學習的典範。他的《D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以樸實生動的抒情氣質和新穎優美的音樂語言,贏得了各國音樂聽眾的讚譽。

他的音樂趣味雖帶有明顯的西方影響,但在其民主、進步的世界觀和追求俄羅斯和東方民族風情的藝術觀支配下,使其作品展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史詩性、抒情性的特徵。他寫有兩部歌劇,一部是寫於1867年的《勇士》(僅寫到第二幕),一部是寫於1869—1887年間的《伊戈爾王》,兩部歌劇均熱情抒展愛國豪情,恰似宏偉的歷史畫卷。四幕歌劇《伊戈爾王》根據俄羅斯12世紀的長詩《伊戈爾遠征記》創作。歌劇描繪了古代俄羅斯布基弗爾城的伊戈爾王為復興祖國而鬥爭的故事。劇中優美的東方風味的鏇律、細膩的和聲語言、色彩性的配置效果以及迷人的歌舞音樂均令人回味無窮。著名的唱段有雅洛斯芙娜的詠嘆調、伊戈爾王的詠嘆調。特別是第二幕中的波洛維茲舞曲,以優美的鏇律、精緻的和聲、鮮艷的色彩、奔放的風情,充分表現了俄羅斯歌劇音樂的民族特點。《伊戈爾王》是最強烈地發揮鮑羅丁創作個性的一部作品,此作創作始於1869年,直到鮑羅丁去世,實際只完成了一部分,後由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整理完成。

個人作品

歌 劇:《伊戈爾王子》(未完成,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續完)

管弦樂:《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b小調第二交響曲》、《a小調第三交響曲》(1885-1956,未完成,由格拉祖諾夫續完並配器)、音畫《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夜曲》(選自第二弦樂四重奏,薩金特配器)

室內樂:《A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D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c小調鋼琴五重奏》

鋼琴曲:《小組曲》(格拉祖諾夫配器)、《降A大調諧謔曲》、《筷子圓舞曲主題自由改編曲集》中的《波爾卡舞曲》、《安魂曲》、《死亡進行曲》和《瑪祖卡舞曲》

代表作品介紹:

《第二交響曲》

馬蒂農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作品簡介:《第二交響曲》(勇士)作於1870年,全曲分四個樂章:一、莊嚴的快板;二、諧謔曲;三、行板;四、生氣勃勃的快板。這部作品充滿粗獷、勇武的氣質,令人聯想起俄羅斯古代勇士在荒原上的經歷。馬蒂農的這個版本演奏很有氣勢,俄羅斯民族風格性較強。這張唱片,基本收齊了鮑羅丁的所有有價值的作品,包括《在中亞細亞草原》和《伊戈爾王子》序曲等,非常值得收藏。

《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羅斯特羅波維奇指揮巴黎管弦樂團

亞歷山大·鮑羅丁 亞歷山大·鮑羅丁

作品簡介:交響詩《在中亞細亞草原上》作於1880年,是為一個藝術展覽會所作的配樂,1880年4月8日首演於聖彼得堡音樂會,1881年題獻給李斯特,並改編為鋼琴四手聯彈,鮑羅丁自己稱為“管弦樂音畫”。這是一支小巧而優美的樂曲,作品描述在中亞細亞草原上,一支商隊在俄軍保護下,安全越過沙漠和草原的景象。這版CD,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另外,安塞美指揮瑞士羅曼德樂團的《俄國音樂演奏會》版,被認為是這個曲目的權威版本,值得珍藏。

三首交響曲

鮑羅丁三首交響曲《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波羅維茨人的舞蹈》

加爾維指揮哥德堡交響樂團

作品簡介:鮑羅丁寫過三首交響曲。第一首作於1869年,是西方聽眾最早聽到的俄國交響曲;《第二交響曲》(勇士)堪稱鮑羅丁最精彩的大型管弦樂傑作,因為它的快樂章主題及其民間色彩的配器顯示出粗獷、勇武的氣質,令人聯想起俄羅斯古代勇士在荒原上的經歷;《第三交響曲》是鮑羅丁未完成的遺作,由格拉祖諾夫為他續成後兩個樂章。其諧謔曲演奏難度很高,樂隊排練時曾對其5/8的拍子感到為難,格拉祖諾夫提示樂手們,每一小節正好與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名字音節相符!他的歌劇《伊戈爾王子》現在不常演出,但其中一段管弦樂加合唱的《波羅維茨人的舞蹈》卻盛演不衰。交響詩《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早已為全世界的愛樂者們欣賞和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