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立教堂

亞斯立教堂

位於崇文門路口東北的後溝胡同丁2號,是基督教美國衛理公會(METHODIST)的中心教堂,為紀念其創始人,故名亞斯立堂,也稱崇文門教堂。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

位於崇文門路口東北的後溝胡同丁2號,是基督教美國衛理公會(METHODIST)的中心教堂,為紀念其創始人,故名亞斯立堂,也稱崇文門教堂。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

衛理公會是基督教一大宗派,由英國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創立。清同治八年(1869年),美國傳教士衛維廉、劉海瀾等四人到北京傳教。同治九年(1870年),由美以美會撥款,在崇文門內孝順胡同購買民房作為會址,並在此會址上建立北京第一所衛理公會的會堂,即亞斯立堂。1900年該堂毀於兵火。1903年用庚子賠款重建時,教會趁機擴大地盤。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亞斯立堂時,又增建了辦公處和牧師住宅(均在後溝2號、3號),並建造了匯文書院、慕貞書院和孝順胡同1、2號樓、崇內大街43號樓。此外,還在安定門外、崇外白橋修建了三處墳地。
該教堂由正、副兩堂組成,兩堂以中間的活動木隔斷牆隔開。一般情況下用正堂舉行宗教儀式,當教友較多時,兩堂便可合二為一使用。其中正堂可容500人,副堂可容300人。教堂頂部為八角形坡頂,中央為一小尖頂的採光亭,屋頂下四面側牆各有三個高窗。室內牆壁木裝修,地板、天窗四周的木板皆為深褐色,宗教氣氛很濃。
其建築風格為美國近代折衷主義式。正立面向南,由三大部分組成,中部三角形山牆兩邊做成台階狀,中央部分平直高起,水平檐以上做成雉堞形女兒牆。牆面中央取西方教堂玫瑰花窗之意,做成上部半圓形的直窗,兩側各連以小窗。入口不在中央,而分列左右兩個凸出體量處。西部入口處上有西洋古典式三角形山花,東入口做成凱鏇門式,帶雉堞的女兒牆後突起方錐形尖頂。整體建築以灰色清水磚砌築,飾以磚砌線腳。
教堂前院之大門坐東朝西,由中央門道及兩側門房組成。中央大門處女兒牆高於兩側女兒牆,大門半圓券上有“METHODIST MISSION"(衛公理會布道團)字樣,大門兩側有券拱直窗。女兒牆上為磚砌菱形格裝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