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夢

亞太夢

亞太夢,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中國人民同亞洲各國人民共同繁榮、引領大勢、互聯互通、人民幸福的發展方向。

基本信息

提出

習近平首體亞太夢習近平首體亞太夢
在2014年11月9日上午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謀求持久發展共築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習近平強調,“當前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將堅定不移把改革事業推向深入。中國發展將給亞太和世界帶來巨大機會和利益。中國願意同本地區各國攜手實現亞太美好夢想。”這是習近平首次正式提出“亞太夢”構想,並表示,“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這也是習近平主席繼“中國夢”偉大構想之後提出的又一宏偉概念。

背景

從習近平上任之初提出中國夢,到之後提到亞洲夢,再到提出亞太夢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過程。貫穿其中的是習近平對於中國如何復興、復興成為什麼樣的國家、復興後與世界的關係的思考,事關中國的整體戰略與布局。2012年11月29日,在國家博物館,習近平率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新當選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番表態闡釋了中國夢的實現路徑:中國人齊心協力走中國道路。2014年5月21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在此次“主場會議”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題為《積極樹立亞洲安全觀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講話。習近平強調,中國將同各方一道,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他同時提出,“中國和平發展始於亞洲、依託亞洲、造福亞洲。中國人民願意同各方一道努力,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發展的亞洲夢。”“持久和平”和“共同發展”是亞洲夢的核心,同時,習近平亦明確表示,中國發展既依託亞洲,又將造福亞洲。2014年6月28日,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實際上詳細闡釋了實現亞洲夢的路徑。習近平倡議,我們應該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不能這邊搭台、那邊拆台,要相互補台、好戲連台。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重申,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意同各國人民在實現各自夢想的過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中國願意同各國尤其是周邊鄰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2014年7月4日,習近平在首爾演講,眼界更為開闊。他認為,可以將國家的夢想融入亞洲夢之中。習近平說,以東方智慧,把中韓兩國美好夢想融入更為宏偉的亞洲夢,同亞洲各國人民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之路。這種“共建、共享、共贏”的思路,是對亞洲夢的又一詮釋。無論是亞洲國家,還是西方國家,均普遍認為中國應該在崛起的過程中呈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隨著“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提出並邁入務實合作環節,到“中國歡迎周邊國家搭便車”概念所傳遞的信號,中國以實際行動回應了國際社會的期待。而此時提出“亞太夢”,也是主動表明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新角色。習近平在2014年11月9日的講話中談到,中國經濟同亞太和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中國將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太和世界。中國將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富鄰、安鄰的周邊外交政策,貫徹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願意同所有鄰國和睦相處。

內涵

習近平提出,“這個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致力於亞太繁榮進步;就是繼續引領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就是讓經濟更有活力,貿易更加自由,投資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暢,人與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習近平的這一闡釋,從巨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維度,提出了亞太地區的發展方向:共同繁榮、引領大勢、互聯互通、人民幸福。

戰略意義

亞太夢亞太夢
習近平說,隨著綜合國力上升,中國有能力、有意願向亞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特別是為促進區域合作深入發展提出新倡議新構想。中國願意同各國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為亞太互聯互通、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習近平在提到,“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們也可以從全球視野來理解中國這時提出的“亞太夢”。早在1967年,當時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剛剛處於高速增長之際,世界著名政治家、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提出了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見解,即“世界重心將轉移到太平洋地區”。時間過去快30年了,他的預見正在逐步成為現實。國際輿論普遍認為,21世紀將是亞太世紀。習近平在講話中亦提到,“今天的亞太占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引擎。”因而,在全球視野內,習近平率先提出“亞太夢”的概念,是極富戰略眼光的。

與中國夢區別

第一方面是說亞太共榮要變成世界發展的樣板,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第二方面,中國展示了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意志;2013年習主席說過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在15個領域,採取300多項措施來深化改革,如果中國經濟不改革,不為企業家創造一個更公平正義的環境,打造為人民服務的一個平台,中國經濟是發展不起來的;第三點,展示了中國願為亞太發展作出實質性的貢獻,比如簽署了備忘錄,提出了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這些讓人感受到中國實實在在拿出了資金來,想著跟亞太夥伴共同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