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莊村

由來明成化年間梁氏遷此定居,村南有五道蛉,蜿蜒曲折,似龍橫臥,遂名五龍莊。 傳說五龍莊村距龜山陰1公里,五龍莊座於龜陰田之上。 其中一道嶺叫“長山子”,首西尾東,長約l公里。

簡介

龍莊村位於龜山腳下,距山東省新泰城西南22.6公里、谷里鎮正南6.7公里,月牙河西岸。東鄰劉杜、南接石萊,牛泉—石萊公路經村西而過。轄毛家棗林峪。全村耕地面積1880畝,298戶、1100人。

由來

明成化年間梁氏遷此定居,村南有五道蛉,蜿蜒曲折,似龍橫臥,遂名五龍莊。後外村遷來兩個武林壯士,稱王稱霸,附近村民怨聲載道,有“寧願多走十里地,不願路過五龍莊”之說。後由遷來了肖氏兄弟,武藝高強,制服了兩個村霸。頌揚肖氏兄弟,遂改村名為肖家莊。後因重名,1983年復今名。

傳說

五龍莊村距龜山陰1公里,五龍莊座於龜陰田之上。春秋時期,這片土地原屬魯國,後被齊國侵占。魯定公十年春,齊魯兩國捐棄前嫌,魯應齊之邀在夾谷(谷里鎮谷里村)會盟。會盟中,齊國君臣想戲弄、劫持魯定公,都被魯相孔子以禮感化,致齊景公非常慚愧。盟誓中,齊要求魯國在齊軍出境時出300輛甲車護從,魯相孔子以齊歸還“汶陽田”為條件,據理力爭。於是齊國歸還鄆、讙、龜陰田(即汶陽田)以謝過。所以《春秋》魯定公十年(前500年)記載:“齊人來歸鄆、讙、龜陰田,山之北即龜陰田”。
五龍莊勇斗土匪的故事。在肖氏兄弟影響下,五龍莊人形成了世代習武的習俗,個個身強力壯、身懷絕技。民國時期,有董、邵、李氏3位壯士,能舉千餘斤重的磨盤,兩臂能平托起大黃牛。時土匪“劉黑七”常在五龍莊附近一帶竄擾。一天夜裡,“劉黑七”糾合10餘名匪徒進入五龍莊搶劫,村民發覺後奮起反擊,土匪被打得人仰馬翻,以後再也不敢進入五龍莊。
五道嶺的傳說。五龍莊村南有五道嶺。其中一道嶺叫“長山子”,首西尾東,長約l公里。山北懸崖上有一清泉,型若酒盅,故名酒盅泉。泉水甘甜爽口,常年不枯。泉水叮噹清脆,如同歡快的鼓樂。據說此泉是王母娘娘所賜,泉水能治百病,十里八鄉之人,都來此焚香叩頭,取水飲用。被稱為“神泉”。
相傳,長山與龜山是二郎神挑山壓斷扁擔而留下的。長山子伸首向月牙河喝水時脖子越過官道,被來往車輛壓斷,其首部留在月牙河岸邊,狀似龜山。還有一道嶺叫平頂關,花崗岩石,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l公里,一石高高獨立,型若母雞,故名石雞。相傳石雞原是金雞,夜間發出耀眼光芒和雞叫聲,還有人深夜見到一隻母雞領著一群小雞覓食。有個南方人發現後,把金子挖走了,金雞遂變成了石雞。至今挖金子的痕跡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