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豆節

五豆節

五豆節在農曆十二月初五日。是日,豫西南陽一帶許多人家要用綠豆、黃豆、豇豆、蠶豆、豌豆等五種豆子和玉米糝一起煮粥吃,稱“吃五豆”。

基本信息

簡介

所謂“五豆節”,就是在臘月初五的這一天,用五種(或多種,沒有一定之規)不同的豆子加小米,熬成稀粥。吃了“五豆粥”,來年定然五穀豐登,五路發財!

五豆粥

原料

五豆節五豆節
赤豆25克,黃豆25克,綠豆25克,黑豆25克,豇豆25克,
黑米50克,大米100克,
紅棗、桂圓、蓮子,各少許。

做法

1.洗淨,用清水浸泡,(泡軟),至少3小時。
2.放入鍋內,加入冷水適量,(用冷水煮比開水好)。
3.用大火煮,快速煮開,(要注意防巴鍋,很關鍵)。
4.煮開後,用最小的火,悶熬15到30分鐘左右,香味撲鼻。
如果放糖,加冰糖或紅糖最佳。

相關典故

五豆節五豆節
說起“五豆節”的典故,可以追述到秦始皇修長城的歷史。
話說2000多年以前,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之後,他擔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或是擔心子孫後代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就動用了近百萬的勞動力去修築長城。
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艱難。因此修死了很多人,故被認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
不過當時,秦始皇在修築萬里之長的長城之前,也找過許多頭腦發達的經濟學家門預算過,這么浩大的工程,花那么多錢,死那么多人,修個院牆,究竟劃不划算呢?
從支付的“成本”和獲得的“收益”來看,
如果要把很少騎馬的農耕民族,訓練轉化成一支強大的騎兵軍隊,去徹底消滅從小騎馬射箭的遊牧民族,幾乎不大可能。
或者派駐大量軍隊防守,專門去防禦匈奴,可秦始皇養不起那么多的兵,這個成本實在是太高昂了。
或者是每年分點錢給匈奴,這個費用也很高。
最後,算來算去,還是修長城最划算。儘管工程浩大,勞民傷財,但和前面幾種方案相比,畢竟還是屬於“最低成本”的選擇,虧損最小。
在當時來看,修長城其實是個好事。
民工們紛紛從各地匯聚而來,為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去打工。
秦始皇,最有錢的老闆。能夠幫他去修院牆,不僅名聲好聽,而且收入也一定不菲。畢竟,比起在自己家鄉,為別人砌個豬圈,要賺的多得多。
大家都懷著美好的夢想,辛辛苦苦幹了一年上頭,要放假了,要回家過年了,帶著大把的鈔票回去,多爽啊。可是,到了臘月初五,發工資的這一天,秦始皇卻說“沒錢。”
放心,兄弟們,錢,一分也不會少你們滴——,我這么大的公司,是不會賴帳滴——,只是時間上,遲和早而已——。
我猜,秦始皇可能真的沒錢了,因為他還要修阿房宮,他也要過年撒。

史料記載

秦始皇修長城的時候,成千上萬的民工們,累死、凍死、餓死了。倖存下來的一些人,也是餓的奄奄一息。
他們在臘月初五這一天,失望地、絕望地,從各自的口袋裡,搜出各自剩餘的幾顆顆雜糧來,匯集在一起,煮成一大鍋粥,稀釋了,人人分而食之,得以度命。
臘月初五,五豆節,吃五豆粥,因以為俗,代代相傳。這是一種抗議,這也是一種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