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炒蘿蔔絲

五花肉炒蘿蔔絲

五花肉炒蘿蔔絲主料: 白蘿蔔450克、五花肉200克,調料:香蔥1根約15克、姜10克、鹽1/2小匙約3克、糖少量、雞精少量、水100ml、食用油2大匙(30ml)

食材

五花肉炒蘿蔔絲主料: 白蘿蔔450克、五花肉200克

調料:香蔥1根約15克、姜10克、鹽1/2小匙約3克、糖少量、雞精少量、水100ml、食用油2大匙(30ml)

製作方法

1、將白蘿蔔洗淨去皮,切成(或者刨成)細絲,蔥切蔥末,姜切薑末;

2、炒鍋燒熱,倒入食用油燒至6成熱(手放在油上方能感覺到明顯的熱氣),放入蔥末、薑末炒出香味;

3、再將五花肉放入炒至肉為微黃;

4、放入蘿蔔絲翻炒,使蘿蔔絲變軟變透明;

5、加入水,轉中火將蘿蔔絲燉軟,待鍋中湯汁略收乾,加入鹽、糖和雞精調味,翻炒均勻;

6、出鍋裝盤,用蔥絲裝飾即可。

營養價值

五花肉炒蘿蔔絲是中老年補鈣食療保健菜。

白蘿蔔

蘿蔔營養豐富,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說法。

蘿蔔含有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並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防癌,抗癌有重要意義。

蘿蔔中的芥子油和膳良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常吃可以清脂減肥。

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

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白蘿蔔。

五花肉

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位於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

注意事項

上選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層比例最為完美,脂肪與瘦肉交織,色澤為粉紅。次之為在接近豬後臀尖部位的五花肉,五花三層分明,肥瘦肉厚度相當,一整塊五花肉厚度為一寸左右。五花肉要挑夾精夾肥的,好的可以夾上近十層,也叫“夾心肉”;品質差一點的,只有夾四五層;再差一點的,一層皮,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就沒了。就算是差的肉,也有講究,要看是肥肉多,還是瘦肉多,如果是瘦肉多的話,尚可勉強;反之,則萬萬不能選用。選擇好的五花肉,可用手摸,略有沾手感覺,肉上無血,肥肉、瘦肉紅白分明、色鮮艷。

1、肥瘦適當五花肉就是層層肥瘦相間,比例接近吃起來才會不油不澀,口感恰到好處。

2、富有彈性稍微捏、按,好的五花肉質彈性佳,豬皮表面細緻,不會過乾或過油。

3、顏色鮮紅新鮮五花肉正常應該是鮮紅色的,若顏色呈現不正常,千萬別選購。

4、色澤明亮明亮的色澤代表五花肉新鮮,過暗很可能是不新鮮了;而太鮮艷則很可能經過人工處理。

不良五花肉的特點:

1、油脂分布不均勻很可能一口都是肥油,或是一口都是乾瘦肉了。

2、鬆軟無彈性失去彈性,並且松垮的五花肉,肯定不新鮮,選購時要注意。

3、色澤蒼白或暗紅過於蒼白且摸起來濕濕的,或是太乾並呈現暗紅色的五花肉,都是不良品,避免選購。

4、腥臭味重正常的五花肉,不應該很腥臭的,若產生不好聞的氣味,很可能已經腐敗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