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樹

五穀樹

五穀樹,拉丁學名:Fontanesia fortunei Carr.。原名雪柳,據傳為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植物。這棵古樹的葉子乍看仿佛榆樹葉子,然而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支條上開出雪白的繁花。 其後結出年年形狀各異的果實。就是說,它的果狀一年一變,各不相同:有時象稻穀,有時似高粱,有時如玉米,有時則又仿佛小麥、小米之類的穀物,甚至還有象魚、象蝦的。由於此樹的結實形似五穀,所以當地人們都叫它“五穀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五穀樹 五穀樹
五穀樹 五穀樹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褐色。枝灰白色,圓柱形,小枝淡黃色或淡綠色,四棱形或具稜角,無毛。葉片紙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狹卵形,長3-12厘米,寬0.8-2.6厘米,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全 緣,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稍凹入或平,下面凸起,側脈2-8對,斜向上延伸,兩面稍凸起,有時在上面凹入;葉柄長1-5毫米,上面具溝,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頂生花序長2-6厘米,腋生花序較短,長1.5-4厘米;花兩性或雜性同株;苞片錐形或披針形,長0.5-2.5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萼微小,杯狀,深裂,裂片卵形,膜質,長約0.5毫米;花冠深裂至近基部,裂片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寬0.5-1毫米,先端鈍,基部合生;雄蕊花絲長1.5-6毫米,伸出或不伸出花冠外,花葯長圓形,長2-3毫米;花柱長1-2毫米,柱頭2叉。果黃棕色,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扁平,長7-9毫米,先端微凹,花柱宿存,邊緣具窄翅;種子長約3毫米,具三棱。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水溝、溪邊或林中,海拔在800米以下。

分布範圍

產於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及湖北東部。

主要價值

嫩葉可代茶;枝條可編筐;莖皮可制入造棉;亦栽培作綠籬

植物文化

五穀樹來自何處?傳說不一。據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塾師介紹,乃明代鄭和下西洋攜回,共二侏,這是其中的一株,原種在南京古廟內,後被收成莊一漁民移植在此,已有了幾百年。明代周暉《金陵瑣事》載:五穀樹,“有二株,一在皇城內,一在報恩寺,不但結子如五穀,亦有如魚蟹之形者。乃三寶太監西洋取來之物。”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花木條”記載:“大內西華門裡,內監傳聞本相府中有五穀樹,實生五穀,每生一種,則其年此種必大熟,雲海外移至。”金陵報恩寺亦有一株,今不知在何處。

五穀樹高清大圖 五穀樹高清大圖

鹽都縣南龍村龍王廟也有一株。南龍村是朱元璋手下的宰相朱升當年來鹽都建立起來的村子,他的墳墓就在村東頭,2013年是市文物保護點。由此看另外一株五穀樹有可能是朱升帶過來的。

文人題詩

五穀樹久負盛名,文人題詩頗多。清人周寶英詩曰:

種自西洋來,佳名五穀樹。

但看樹婆娑,便知豐欠歲,

清人陳文述詩曰:

樓船十萬泰西回,此樹曾隨泊越來。

移植遠從鸚鵡地,紮根終傍鳳凰台。

種分蕭寺雙株老,花為豐年幾度開。

野史紛紛說三寶,貂鏜亦自不凡才。

民間傳說

民間的五穀樹傳說,就更神奇了,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常到水盪巡遊,每來一次,滔滔大水都要淹掉上萬頃良田。一次,龍王身體不適,改派公主去巡遊蘆盪,要她淹沒百里村莊和萬頃良田。龍女來到蘆盪,只見綠樹成蔭,蓮荷滿塘,人歌鳥語,風光旖旎。她變成一個農家姑娘在岸上高高興興玩了一整天,她愛上了這個美麗的世界。於是,她違背父王“用大水衝掉五穀,毀壞人間一切”的旨意,決定留在人間,做普通農姑。從此,她就在這村莊上居住下來,和人們一塊播種五穀。可是好景不長,兇惡的東海龍王尋女來了,威逼女兒回宮,公主含淚大聲說:“女兒死了,也不會離開人間。”龍王大怒,施展法術讓女兒恢復了原形,人們看見一條鱗光閃閃的白龍騰空而起,又從一道閃電中飛落下來,化作一棵開滿白花的果樹,海龍王這才掀起巨浪回宮。潮水退去後,人們看見海龍王女兒變的果樹,依舊站立在那裡。此後,每一年樹上結的果子都會變化,樹上結什麼果,地里什麼莊稼定豐收。人們為紀念這位善良的龍女,就把這棵果樹稱為“五穀樹”,年年培土澆灌。

當然,這只是美好的傳說而已。然而有一個事實確是可靠的:哪一年,這棵樹結的何種穀物多,當年,這種穀物必定長勢良好。

保護文物

如今,這棵奇樹依然枝繁葉茂,樹幹的側枝由於歲月的消磨都赤條條地伸向半空,顯得古老而蒼勁。新生的枝葉蔥蔥鬱郁,其葉比槐葉大,比桃葉小,對稱生長。當地人民十分愛惜這棵樹。建湖縣環保局採取了專門措施,列為縣級保護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