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02~979)

唐朝滅亡後,中國中原地區相繼出現的5個朝代,和割據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10個政權的合稱。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梁一個短暫時期以及後唐都洛陽外,後梁大部分時期和其他三代都以開封為首都。五代為期54年,有八姓稱帝,共十四君5個朝代都建國於華北地區,疆土則後梁最小,後唐最大。

五代十國(902~979)

歷史

唐朝滅亡後,中國中原地區相繼出現的5個朝代 ,和割據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10個政權的合稱。
五代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除後梁一個短暫時期以及後唐都洛陽外,後梁大部分時期和其他三代都以開封為首都。五代為期54年 ,有八姓稱帝 ,共十四君5個朝代都建國於華北地區,疆土則後梁最小,後唐最大。
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 、閩、楚 、南漢、南平(荊南)和北漢。北漢建國於今山西境內,其餘九國都在南方。十國與五代並存,但各國存在時間長短不一,如吳越,割據於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結束後才為北宋所滅。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發展

五代的更迭和十國的割據 五代的更迭 自唐中和四年(884)黃巢起義失敗以後 ,唐朝名義上還存在20餘年。但早被削弱了的朝廷威權這時更加衰微,新舊藩鎮林立,戰爭不休。經過多方力量多年的相互兼併,逐漸形成了幾支較大的勢力。在北方,主要是以汴州(今河南開封)為據點的朱溫和以太原為中心的李克用 。天四年(907),朱溫滅唐稱帝,是為後梁太祖,國號梁,史稱後梁,改元開平。五代時期自此正式開始。
後梁建國以後,除今山西大部和河北北部外,基本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乾化二年(912) ,朱溫為其次子朱友皀所殺。次年,第三子朱友貞平亂後,即帝位。此後,後梁連年用兵,征斂苛重 。貞明六年(920),陳州人毋乙 、董乙領導農民起義 ,勢力擴及陳(今河南淮陽) 、潁(今安徽阜陽)、蔡三州,後雖被鎮壓,後梁也開始衰敗。
唐中葉後,遷居今山西境內的沙陀部酋長李克用參加鎮壓黃巢起義,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他控制了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區,唐昭宗封他為晉王。朱溫滅唐以後,他以擁護唐朝為名 ,與後梁交戰不休 。龍德三年(923),他的兒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位,是為莊宗,改元同光 ,國號唐,史稱後唐。同年,他派兵南下,攻占開封,梁末帝朱友貞自殺,後梁亡。後唐統一了華北地區。不久,後唐遷都洛陽 。同光三年(925) ,後唐又派兵攻滅前蜀。次年 ,魏州驕兵發動叛亂,李存勖在一片混亂兵變聲中被殺。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繼位,是為明宗。明宗死後,子從厚繼位。應順元年(934) ,明宗養子從珂起兵奪取了皇位 ,國內陷入混亂狀態。
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他乘後唐內亂,以幽薊十六州為代價換取契丹援助,開始奪取後唐政權。清泰三年(936)十一月 ,契丹主耶律德光冊立石敬瑭為帝於太原,是為後晉高祖 ,改元天福 ,國號晉 ,史稱後晉 。閏十一月(937年1月),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亡。天福二年(937),後晉遷都汴州,三年升為東京開封府。七年,石敬瑭死,侄石重貴繼位(史稱出帝或少帝)。他對契丹頗不恭順。開運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軍攻下開封,俘虜後晉出帝石重貴,將其北遷,後晉滅亡。同年,德光稱帝,建國號遼。劉知遠是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待遼帝將出帝遷往北方後,他於開運四年(947)二月在太原稱帝,是為後漢高祖 ,仍用天福年號。隨後,他統兵南下,定都開封,改國號為漢 ,史稱後漢。劉知遠死後,護國(即河中,今山西永濟西) 、永興(今陝西西安)、鳳翔三節度使連衡抗命。後漢雖出兵討平 ,朝廷內部的將相矛盾日趨尖銳 。乾皊三年(950)冬,隱帝劉承皊不甘受將相所制,殺楊邠、史弘肇、王章等權臣,又派人去謀害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留守郭威。
郭威當時出鎮鄴都 ,督撫諸將 ,北御遼國 。隱帝殺他未成 ,郭威遂引兵南下 ,乾皊三年十一月(951年1月) ,攻入開封,隱帝被亂兵所殺,後漢亡 。廣順元年(951)正月,郭威即帝位,是為後周太祖,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仍都開封。顯德二年(955) ,周世宗柴榮出兵擊敗後蜀 ,收復秦( 今甘肅秦安西北 )、鳳( 今陝西鳳縣東北 )、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四州;此後,又親征南唐,得淮南 、江北 14 州 ;六年 ,又收復了遼占領的莫 、瀛、易三州。同年,柴榮病死。次年,趙匡胤(宋太祖)取代後周,建立北宋。
十國的分立 南方九國中,前蜀與後蜀大致前後銜接 ,吳與南唐前後相承。
唐末,王建據有西川 ,後又取東川。天復三年(903),受唐封為蜀王,占地北抵漢中和秦川,東至三峽,後梁開平元年(907) ,王建稱帝 ,建都成都 ,國號蜀 ,史稱前蜀。後唐同光三年(925) ,後唐莊宗派兵攻滅前蜀 ,任命董璋為東川節度使,孟知祥為成都尹、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訓練兵甲,後攻取東川 ,殺董璋。長興四年(933),後唐封他為蜀王、東西川節度使。次年,孟知祥稱帝,建元明德,重建蜀國,史稱後蜀,仍都於成都。同年,知祥死,其子孟昶繼位。乾德三年(965),為宋所滅。
唐末,楊行密據淮南28州 。天復二年(902)受唐封為吳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大將徐知誥掌握大權,順義七年(927),行密子吳王楊溥稱帝。天祚三年(937),徐知誥廢吳帝楊溥,自己稱帝,國號大齊,改元癉元。次年改姓名為李昪,改國號唐 ,史稱 南唐 ,都金陵 (今江蘇南京)。南唐占有今江蘇 、江西和皖南、鄂東南等廣大地區 。元七年(943) 李昪死,其子李繼位。保大三年(945)攻滅閩國,占領汀( 今福建長汀 )、漳( 今屬福建 )、建(今福建建甌)、泉州,加上新增置的州,總計35州,成為南方的大國。保大九年,南唐出兵滅楚,大失楚地民心,湖南諸州得而復失,南唐國力迅速衰敗下來。交泰元年(958),李稱臣於後周。宋建隆二年(961) ,李死,子李煜即位,是為後主。開寶八年十一月(976年1月),宋發兵南下渡江,攻破金陵,後主李煜被俘,南唐亡。
錢鏐在唐末占據杭州地區,後來,他吞併浙東,占有兩浙10餘州之地。唐昭宗任他為鎮海、鎮東節度使。開平元年(907),後梁封他為吳越王 。吳越國土狹小 ,北鄰強大的吳(後為南唐)。錢鏐戒約子孫,世代交結中原朝廷,藉以牽制吳和南唐的侵擾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錢納土入朝,吳越亡。
王潮、王審知兄弟在唐末占有福建全境,唐昭宗任王潮為節度使 。開平三年(909) ,後梁封審知為閩王。審知死後,國內常有亂事,政局非常不穩 。保大三年(945),閩為南唐所滅。馬殷在唐末占有潭 (今湖南長沙) 、衡 (今湖南衡陽)諸州,被任為湖南節度使,進而占有桂管的梧、賀等州,後梁開平元年 (907) 被封為楚王 。天成二年(927)後唐封他為楚國王 。馬殷死後 ,諸子紛爭 ,政局紊亂。保大九年(951),南唐發兵滅楚。
唐朝末年 ,嶺南東道節度使劉隱 ,逐漸平定那裡的一些割據勢力,以後,據有西自邕州(今廣西南寧南)、東至潮州(今屬廣東)的嶺南廣大地區。後梁貞明三年(917),其弟劉岩稱帝 ,國號越 ,不久改稱漢 , 史稱南漢,都番禺(今廣東番禺市)。宋開寶四年(971),南漢為宋所滅。
開平元年(907),後梁大將高季興被任為荊南節度使,駐守江陵。同光二年(924)後唐封他為南平王 ,所以荊南又稱南平。高季興割據後,南平僅占有荊(今湖北江陵)、歸(今湖北秭歸) 、峽(今湖北宜昌)3州 ,在十國中最為弱小。其統治者只有向四周稱帝各國稱臣,求得賜予。建隆四年(963),南平為宋所滅。
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是北漢 。廣順元年(951)郭威滅後漢稱帝時,劉知遠弟太原留守劉崇也占據河東12州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北漢 。太平興國四年(979),北漢亡。
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境內的其他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還先後存在過其他政權:劉守光建燕國於河北北部(895~913);李茂貞稱岐王於鳳翔( 887 ~923 ) ;党項羌拓跋氏雄踞夏(今內蒙古白城子)、綏(今陝西綏德)等地;在沙州(今甘肅敦煌縣城西)有歸義軍曹氏政權;在甘州(今甘肅張掖)西州有回鶻可汗,史稱甘州回鶻、西州回鶻;今新疆地區還有于闐等國;今青海、西藏一帶有陷於分裂狀態的吐蕃政權;今雲南地區先後出現了大長和(902~928)、大天興(928~929) 、大義寧(929~937) 、大理國(937~1254)等 ,都是南詔政權的延續;在東北有建國於盛唐時的渤海國;居住在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契丹族,在唐朝滅亡的同年,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 ,勢力日強 ,貞明二年(916)建立契丹國。後唐時,契丹攻滅渤海國,南向爭奪中原。天福十二年(947) ,改國號大遼 ,改元大同。自此以至於北宋,一直與中原王朝對峙。
社會經濟 唐末以後 ,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受到割據藩鎮和五代各朝長期混戰的嚴重破壞。自黃巢起義失敗以後 ,在長達六七十年內,大小戰事不停。華北地區的兵役和各種勞役異常繁重。統治者視人命如草芥,無辜民眾常遭慘殺 。戰爭破壞和苛重賦役促使人民數以萬計地餓死或流徙他處 。
唐末以來,南方雖也不免遭到戰爭的破壞,但在十國時期,相對華北而言,南方的重大戰事較少,政局也比較安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南方各國多注意水利建設 ,對農業生產有利。蠶桑絲織業、茶業比以往有了很大發展 。唐末,北方大亂,不少人遷至南漢統治地區。長期安定的環境有利於發展生產,府庫逐漸充實,人口增加。
諸國混戰雖然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但社會生產並未中斷,瓷器製造和雕版印刷業的成就尤為突出,南方和北方都有精製的秘色瓷器,也都出現了雕版印刷。儘管諸國林立 ,兵禍連年,但通商貿易、互通有無是大勢所趨。如南方茶商的行蹤遠至河南、河北,他們販賣茶葉,買回繒纊、戰馬 。那時,對外貿易也很興旺,東自高麗、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都有商業往來。明州、福州、泉州、廣州都是外貿重要港口。
當時,賦役征斂仍沿用唐制,夏秋兩征。與唐代相比較,額外收耗名目繁多。隨著商貿的發展,各國多重征商稅,並有過稅和住稅之分,這種辦法為北宋所沿襲。由於戰爭頻繁,人民的兵役負擔沉重。當時,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臉上刺字記其軍號,以便各地關津識認、追捕逃兵。另外 ,各地都征派男、女從事運輸,無數人畜累斃途中。兵役以外,各種名目的土木修建勞役也層出不窮。賦役嚴重,使戰亂破壞嚴重的北方社會經濟難以復甦,也大大阻礙了南方經濟發展的進程。
分裂局面的結束 華北地區的混亂殘破局面在後晉、後漢之際達到了最嚴重的程度。後周建立以後,經過後周太祖郭威和後周世宗柴榮的改革,開始出現了新的轉機。顯德二年(955) ,周世宗出兵後蜀,收回秦、鳳、成、階四州 。次年發兵攻南唐,得淮南、江北14州60縣。從此,加強了對江南的軍事優勢,充實了國家的人力、財力。顯德六年四月,乘遼內部紛爭之機,攻取瀛、莫 、易3州16縣 。六月世宗卒,子宗訓即位,年僅7歲。顯德七年(960)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今河南開封東北陳橋鎮)發動兵變,率軍返京,廢后周恭帝自立,改國號為宋。宋建國後,先集中兵力平定統治領域內的反抗力量,隨後,採納趙普建議,先削平南方的荊南、南漢、南唐、吳越等國,統一了南中國。太平興國四年(979) ,宋太宗出兵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被迫歸降。至此,唐末以來近100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終告結束。
科技文化 五代十國時期的科技文化 ,承唐朝之後,繼續有所發展。
雕版印刷 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較發達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書 、字書等 。後唐長興三年(932) ,明宗命國子監校正九經,抄寫作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賣,直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六月才刻印完畢 。從此 ,刻本九經廣為流傳 。後蜀也專門印製 ,導致蜀中文學復盛 。後漢時 ,又將《周禮》等未刊的四經刻版印行。刻印“九經”促成儒學經典的普及,有利於文化的傳播。
史學 《舊唐書》是這一時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學著作。五代時,首先重視了蒐集唐史料的工作,為《舊唐書》的編撰做了重要而及時的準備 。後晉天福六年(941)至開運二年(945) ,劉籧 、張昭遠等人撰成《 唐書 》, 後世稱為《舊唐書》。
詩詞 五代十國是詞的重要發展時期 。西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從而成為兩個中心。西蜀有韋莊、歐陽炯等人。李煜是南唐最重要的詞人。晚唐五代的詞大都是描寫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風格柔靡。花間派的作品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國亡被俘以後寫的詞,在內容和意境兩方面都有創新,為北宋詞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繪畫 五代十國的著名畫家有後梁的荊浩、關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後蜀的黃筌等人。荊浩、關仝並稱為荊、關,是五代時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並稱為董、巨,是五代北宋時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之一 。黃筌、徐熙並稱為黃、徐,當時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諺語,形容兩人作品的不同風格 。此外 ,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亦為傳世的藝術珍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