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包

五丁包子是中國名點,是用海參、雞肉、豬肉、冬筍、蝦仁5種精細原料,切成細丁做成的包子,故稱五丁包。

淵源

五丁包五丁
五丁包子是中國名點,是用海參、雞肉、豬肉、冬筍、蝦仁5種精細原料,切成細丁做成的包子,故稱五丁包。論包子麵皮的色澤,白淨光潔;看形態,又大又扁,猶如一個大大的荸薺。包子雖大,卻透著幾分玲瓏與雅致。包子的褶皺,不多不少,恰好30道。包子上端的收口處,捏成鯽魚嘴的形狀,這讓一道點心,平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氣。咬上一口,鮮美得難以忘懷。
據有關史料記載,五丁包子的起源與乾隆皇帝有關。當乾隆巡遊到揚州之時,揚州的官吏為獲得帝王的歡心,聘請名廚,別出心裁,精心製作了五丁包子。當騰著熱氣的包子呈獻給皇帝,乾隆心想,一道點心,何足道哉。哪知一經品嘗,不禁叫好,竟然一氣連吃了好幾個。回味之際,乾隆稱讚道:“滋養而不過補,味美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過硬,細嫩而不過軟。”乾隆的這5句話,高度概括了五丁包子中5種原料展現的不同特色。五丁包子,一經乾隆的御評,即刻身價百倍,名播大江南北。

做法

原料:

發酵面650g,熟雞肉100g,鮮筍100g,蝦仁100g,水發海參100g,豬肋條肉350g,醬油100g,白糖50g, 豬油50g,蝦籽5g,濕澱粉20g,料酒、雞湯、精鹽、清水、姜蔥汁各少許。

製法:

將豬肋條肉焯洗乾淨,放入水鍋中加蔥煮至七成熟,撈出晾涼切成0.7cm見方的肉丁,熟雞肉切成0.8cm見方的雞丁,鮮筍切成0.5cm的筍丁,海參切0.8cm見方的丁,蝦仁漂洗乾淨,用精鹽少許,加澱粉上漿,劃油,盛起冷卻。另將海參丁下鍋入入蔥姜煸一下,加入清湯、精鹽、燴熟後收湯抓芡,盛起冷卻。炒鍋復上火將三丁餡心燴製成熟(製法同三丁包子)盛入容器內,倒入蝦仁、海參拌和均勻,冷卻成五個餡。其餘製法同三丁包子。

特點:

皮子鬆軟,餡心鮮美,味濃爽口,營養豐富,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的一道特色美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