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點火

早在1974年,我國中科院六院的設計人員就開始了研究工作。 種發動機對每一個零組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難度相當大。 二次點火發動機研製工作的一波三折,

所謂二次點火,
是指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分兩次點火,在二次點火中間加上一個沒有推力的滑行段,這樣既
可以節省火箭的能量,又有利於提高運載能力。

早在1974年,我國中科院六院的設計人員就開始了研究工作。讓發動機在高空進行二次
啟動工作,可不是簡單的在一次點火技術基礎上的修修補補,而是技術上的巨大突破。這
種發動機對每一個零組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難度相當大。老一輩設計人員對該方
案的總體設計進行了大量論證和改進。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三級發動機二次點火技術於1994年被提上議事日程,而接過研
制接力棒的是年輕一代的科研人員。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六院科研人員向發動機二次點火技術發起了新的衝擊。但
研製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二次啟動器的設計,發動機二次點火前的冷卻、吹除,一個個
技術難關讓研製工作幾乎每走一步都困難重重。剛開始進行的四次整機試車三次出現故障
。每次試車過後,11所高空發動機設計室的設計人員便茶飯不香,整宿整宿研究討論,反
複分析故障原因,不斷修改設計方案,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新世紀之初的一天,試車台
傳來震天撼地的轟鳴,第五次整機試車獲得成功。
千里奔波 兩地科研
二次點火發動機研製工作的一波三折,
除了技術難點需要克服外,生產起來也有很多特殊之處。
該型號發動機設計單位是位於西安的六院,生產廠卻遠在千里之外。異地生產,產
品質量如何保證?“深入生產一線,在現場發現問題,在現場解決問題”,這是六院科
研人員採取的最有效的辦法。每台發動機從零件加工到組件生產,直到組裝試驗,設計
室6個專業小組至少保證每組有一人始終“釘”在生產現場,對生產過程實行全過程跟蹤
。這樣一來,每個人一年之內必須有數月出差在外,這成了這個設計室的工作特點。室
領導更是有半年以上時間在外,協調處理生產中的各種問題。
由於兩地管理,很多研究性試驗、產品的組裝都由11所設計人員自己動手完成,這
樣做既保證了進度要求,也節約了經費。他們笑稱自己不僅是設計師,而且是檢驗員,
還是操作工。
地面試車成功後,最後一關就是天地差異試驗。在真空試驗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
設計人員又克服種種困難,採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經過一年的天地差異分析與試驗,
證明結構狀態及工作程式完全滿足飛行試驗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