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論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論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論》,作者:楊春忠 ,由齊魯書社於2007年出版,本書對文學理論形態類型的研究,尤其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當在形態”的建構的分析,也是很有特點的。 本書明顯帶有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研究的研究”的性質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論

本書對文學理論形態類型的研究,尤其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當在形態”的建構的分析,也是很有特點的。 本書明顯帶有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研究的研究”的性質,它借鑑和沿用了較多前人和他者對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研究的見解和觀點,某些層面的論述含有“文學理論學”的色彩。

目錄

緒論 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研究及其問題

一、“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釋義

二、“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架構的意義與欠缺

三、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的研究對象及其構成

四、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的研究方法與意義

第一章 中國文學理論的“近代性歷史敘事框架”與“現代性歷史敘事框架”

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20世紀中國文學總體性特質問題的論爭

二、近代、近代性概念的辯證與“近代性歷史敘事框架”

三、“現代性歷史敘事框架”的欠缺與確立“近代性歷史敘事框架”的意義

第二章 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歷史圖景與視界的基本問題

一、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歷史圖景與視界的基本問題

二、“五維度總體性理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史研究

三、近代時期(1898年~20世紀80年代初期)

四、現代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2000年)

第三章 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歷史性轉換及其新傳統

一、20世紀中國文學與理論批評研究的基本概況

二、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歷史性轉換的基本機制及其特質

三、20世紀中國的文學理論傳統

第四章 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類型與政治性文論的流變

一、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類型

二、20世紀中國政治性文論的特質、構成、地位及其意向

三、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政治性文論特質及其影響

第五章 20世紀中國教科書文論的特質與發展

一、20世紀中國教科書文論的視界及其特質

二、傳統視界中教科書文論的基本構成及其教學的現實操作

三、20世紀中國教科書文論的發展

四、體悟性文論與教科書文論的整合:老舍《文學概論講義》解析

第六章 20世紀中國意識形態論文學理論的流變及其特質

一、意識形態論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

二、20世紀中國意識形態論文學理論的特質及其流變

三、20世紀中國的意識形態論文學理論與文學現代性

第七章 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歷史流變及其重建

一、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問題

二、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形態類型、特質及其當下命運

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當在形態的建構

第八章 政治文化視界中轉型時期中國文學理論思潮及其轉向

一、政治文化的流變與重建:轉型時期文學理論思潮的演化及其轉向

二、“去政治化”與“再政治化”:異質性“政治導向”與理論思潮轉向的基本規定性

三、思潮的“轉向”及其超越:轉型時期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整合與重建

第九章 “反本質主義”思潮與文學理論視界的當下重建

一、理論視界的解析

二、轉型時期中國文學理論視界重建的向度及其問題

三、“反本質主義”思潮對轉型時期中國文學理論重建的影響

四、視界重建的意向:文學理論的人文性、批判性、多元性與現代性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