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海村

乾海村,隸屬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東山彝族鄉。有鄉村人口2518人,全村國土面積41.61平方公里,海拔2053米,主要以種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為主。

基本信息

雲南雲縣]轄村b]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祥雲縣雲南驛鎮 ,地處雲南驛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7.00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7公里。東鄰本鎮石婆村,南鄰本鎮芹菜村,西鄰彌度縣,北鄰彌度縣大三村。轄三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04戶,有鄉村人口2007人,其中農業人口1990人,勞動力123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90人。
全村國土面積9.96平方公里,海拔2300.00米,年平均氣溫15.20℃,年降水量705.6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121.00 畝,人均耕地0.56畝,林地9751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95.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62.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21.00畝(其中:水田0.00畝,旱地1121.00畝),人均耕地0.56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975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6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4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3.00畝,其中養殖面積12.00畝;荒山荒地120.00畝,其他面積3895畝。有煤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通電、通路 、通電視、通電話。有504戶飲用井水,有50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504戶通電,有47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9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4.02 %和98.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0戶(分別占總數的71.71%和27.89%)。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6輛,機車41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6.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65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到2009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建有小水窖722口;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5.9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53.22萬元,占總收入的44.38%;畜牧業收入263.52萬元,占總收入的33.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41頭,肉牛14頭,肉羊90頭);漁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0.15%;林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025%;第二、三產業收入82.60萬元,占總收入的10.38%;工資性收入65.44萬元,占總收入的8.22%,其它收28萬元,占總收入的3.52%。農民人均純收入2562.00元,農民收入以烤菸、蠶桑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7.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3人(占勞動力的6.72%),在省內務工72人,到省外務工1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4戶,共鄉村人口2007人,其中男性1046人,女性961人。其中農業人口1990人,勞動力 1236人。該村是漢族居住地,有少數民族20人,其中彝族19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人,占人口總數的0.2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1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1.05%;享受低保92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 個,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210人,距離鎮中學15.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9人,其中小學生210人,中學生69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1人,其中男性黨員48人、女性黨員13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 50 人。

雲南晉寧縣六街鎮轄村

村情概況

 乾海村委會隸屬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六街鎮,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5公里。東鄰大莊村委會,南鄰新寨村委會。轄乾海一、二村、長地心村、興旺村、三家人村、店頭村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58戶,有鄉村人口1181人,勞動力7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53人。全村國土面積6.61平方公里,海拔2,101米,年平均氣溫13.50℃,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310畝,人均耕地0.9畝,林地8,508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四通(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尚未通自來水,有358戶飲用井水,有35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5.6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7戶(分別占總數的51.12%和35.4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7公里,距離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81輛,機車7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310畝,有效灌溉率為22.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7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640口。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昆明晉寧六街乾海村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10 畝(其中:田790畝,地 520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烤菸、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8,508畝,水面面積100.畝,其中養殖面積 100畝;有鐵、銅、磷礦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5萬元,占總收入的78.22%;畜牧業收入58萬元,占總收入的11.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76頭,肉牛80頭,肉羊764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6.34%;工資性收入20萬元,占總收入的 3.96%。農民人均純收入1,18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人(占勞動力的4.1%),在省內務工3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8戶,共有鄉村人口1181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553人。其中農業人口1161人,勞動力 68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984人,漢族177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40人,參合率 89.5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91戶,占農戶總數的25.4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40人,距離鄉中學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28人,其中小學生240 人,中學生88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下設3黨小組,共有黨員60人,少數民族黨員52人,其中男黨員47人、女黨員13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2人。

人文地理

因駐地乾海而得名。1950年前屬江川縣鍾玉鄉第八保,1950年後屬第一區,1958年併入晉寧縣後為六街公社乾海大隊,1983年為行政村,1984年改為彝族鄉,村內民族以彝族為主。村內古木名木較多,有全縣最大最古一棵核桃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