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內幕

內容介紹

什麼牛奶最安全?特供奶是怎么回事?到底誰添加了三聚氰胺?中國奶業為何醜聞不斷?牛根生為什麼要向奶販子鞠躬?中國奶業標準是高是低?誰在制訂中國奶業標準?為何國外奶粉既便宜又安全?一位商業記者謝鵬跟蹤報導乳業多年,解開幕後不為人知的種種謎團,《乳業內幕——中國奶業的江湖》講述了乳業如何一步步硝煙四起,預言出這個行業未來該走向何方。

作者介紹

謝鵬,男,江西高安人,現為《南方周末》資深記者。2006年從南昌大學畢業後,進入《商務周刊》擔任商業記者,負責乳業為主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報導。2008年進入《南方周末》擔任記者至今

作品目錄

第一章草原雙雄之爭 第一節蒙牛的“文化打手”楊再飛 第二節伊利內部郵件曝光蒙牛“731計畫” 第三節寡頭鬥法,聖元遭殃 第四節乳業短暫的安寧期,伊利一家獨大 第五節荒唐“概念奶”橫行市場 第六節乳業“第三世界”群體,夾縫中求生存第二章三大陣營合縱連橫 第一節奶源爭奪戰 第二節牛奶變淡背後的價格戰和銷售戰 第三節短暫的價格結盟 第四節標“鮮”戰爭 第五節奶業標準之爭 第六節無休止的口水戰第三章十年奶業,滿目毒瘤 第一節性早熟激素牛奶 第二節相互遮掩妥協背後的抗生素牛奶 第三節患乳腺炎的奶牛 第四節還原奶和回爐奶 第五節早產奶和“大頭娃娃”事件 第六節皮革奶、尿素奶和糊精奶第四章潛規則的總爆發:三聚氰胺 第一節簡訊和嬰兒生命賽跑 第二節一度被噤聲的真相 第三節外資股東恆天然揭開捂著的蓋子 第四節罪在奶農還是三鹿? 第五節經銷商的委屈第五章風雲人物譜
第一章 草原雙雄之爭 第一節 蒙牛的“文化打手”楊再飛 “有人說他是奶業圈裡的梟雄,也有人說他是奸雄。不管是什麼,中國奶業已經記住了楊再飛這個人。”對於楊再飛,公關圈和奶業的口碑不一,但上述評價是被普遍認可的觀點。如果把蒙牛12年的歷史分成兩個階段的話,那么在牛根生“創業”時期,位至蒙牛副總裁的行銷和宣傳大師孫先紅功不可沒。而2006年之後,在牛根生退居二線、楊文俊擔任總裁的“守業”時期,善於公關和宣傳的楊再飛,其重要性堪比當年的孫先紅。 1994年,楊再飛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後進人中央電視台工作,當時牛根生還在伊利集團擔任生產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因與伊利總裁、被稱為“中國奶業教父”的鄭俊懷不和而被掃地出門,並在1999年成立了蒙牛公司。 2005年,在孫先紅的主導下,蒙牛酸酸乳與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節目進行強強聯合,極大地拉動了蒙牛的銷售。也就是這一年,蒙牛液態奶和冰淇淋業務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伊利,占據了市場第一的位置。當年的年報顯示,蒙牛的銷售額雖不如伊利,但利潤首次超過伊利。同樣是在這一年,鄭俊懷因為挪用公款罪被判處6年徒刑。 2005年度對蒙牛和牛根生來說,都是“最牛”的一年。這一年,楊再飛離開中央電視台,創辦了自己的公關公司——博思智奇,憑藉其早年在《焦點訪談》和《經濟半小時》擔任記者時跟蒙牛建立的良好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