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玉蜀黍山

九玉蜀黍山是湖北省六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 九玉蜀黍山雄奇險峻,景色迷人。 九玉蜀黍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


九玉蜀黍山是湖北省六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因南朝“晉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宮殿於此山,遂以為名。”此後,多朝皇帝封山賜匾,歷代文人作賦題詞,延至南宋名道士張道清赴九玉蜀黍山開闢道場,香火遠播,九九玉蜀黍山便成為全國五大道場之一,特別是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殉難於九宮山,從此九玉蜀黍山聲名遠播。如今闖王陵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唯一保存下來的農民起義領袖陵寢。
九玉蜀黍山雄奇險峻,景色迷人。春可賞花,夏好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既有南國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國風光之壯美,是華中地區聞名的避暑游覽勝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節日平均氣溫21℃左右,最高氣溫不超過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後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稱。山上海拔1230米的雲中湖為我國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國落差最大的大崖頭瀑布(落差420米);還有面積6萬多畝、分布近千種名貴動植物、近百種珍稀瀕危物種、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和第四紀冰川遺蹟的省級森林保護區———森林公園。 2007年8月1日,九玉蜀黍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九玉蜀黍山是道教名山。位於湖北省通山縣城東南。綿亘百里,主峰海拔 1,543 米,境內千峰爭翠,萬壑竟幽,峰、嶺、岩、台、洞、泉、池等奇麗景物引人入勝。《太平御覽》卷四十八引《武昌記》:“九宮山西北陸路去州五百八十里,其山晉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宮殿於此山,遂以為名。”宋代淳熙十四年( 1187 ),道士張道清又于山上建造九座道觀,遂成為道教勝地,元明各代屢有修葺,後大多建築被毀。現僅存九王廟、真牧堂、石城門、一天門等建築,並留有宋、明、清三代文人墨客摩崖題刻十餘處。
自1994年九宮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來,通山縣加大了旅遊景點開發力度,1998年中國易經研究會在此進行了捐助.國際著名人士陳帥佛大師.易界名人邵偉華.李洪成.易川鑿.分別進行了捐助.擴建了真君石殿、雲關古寺,開發了雲飛洞天、石龍溝等新景區。現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塊,即雲中湖遊覽區、石龍溝遊覽區、銅鼓包遊覽區、森林公園遊覽區、闖王陵遊覽區。
開放時間:8:30-17:00
位置:位於湖北東南部通山縣境內,橫亘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
面積:210平方公里
主峰老鴉尖海拔1656.7米,被稱之為鄂南第一峰。這裡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錦;炎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秋季,紅楓耀腦,山清水秀;深冬,銀裝玉樹,似北國風韻。相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廣著名道 士張道清尋山傳道選中此地。自此,來自湖廣、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長年絡繹不絕,九宮山是成天香火繚繞,給這座名山塗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後數百年間,由於連年兵亂頻 繁,山上名勝屢遭破壞,九宮山道場從此一蹶不振。建國後,黨和政府多次撥款開闢九宮山風景區。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總書記視察鄂南時,興致勃勃地登上九宮山,對九宮山的自然風光給予高度評價。九宮山的自然風景觀,富有濃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勝景有八處:青松迎賓、雲湖夕照、泉崖噴雪雲海波濤、真君石殿、伏虎天門、雲關石刻、陶姚泉洞、奇觀異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九玉蜀黍山餐飲有著自己的特點,清新、自然、山菜野菜當家。吃過大魚大肉的城裡人,上山絕對要以品野山菜為樂。尤其是以不同時期竹子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點,如竹筍燒肉、筍乾湯、竹筒飯、竹筒里蒸菜等讓你覺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較重,乾豆角、厥菜、小乾魚、乾蘿蔔、平豉等這些菜對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來講,會胃口大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