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可索村

么可索村

么可索村隸屬於樂育鄉大新寨村委會。國土面積0.08畝,有鄉村人口13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稻穀、棕櫚。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莊一角
可索村隸屬於樂育鄉大新寨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樂育鄉南邊,距大新寨村委會1 公里,距離樂育鄉10公里,國土面積0.08畝,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6 ℃,年降水量128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芭蕉芋等農作物。有耕地115畝,其中人均耕地0.8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2戶,有鄉村人口136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68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7人,參合率89.4%;享受低保21人。其中農業人口136人,勞動力8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5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稻穀、棕櫚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善交通,發展棕櫚、核桃和芭蕉芋產業。該村以哈尼族為主,這裡的民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基礎設施

村內一角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2戶飲用井水。有32戶通電,有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8%和61.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戶(分別占總數的62%和5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和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房屋;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5畝(其中:田67畝,地48畝),人均耕地0.8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

農村經濟

核桃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7萬元,占總收入的37.6%;畜牧業收入130萬元,占總收入的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5頭,肉牛60頭,肉羊50頭);林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7.2%;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4%;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18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占勞動力的20.2%),在省內務工12人,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稻穀、棕櫚主要銷售往本縣。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2戶,共鄉村人口136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68人。其中農業人口136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哈尼族為主。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9.4%;享受低保2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參加新農合人員名單

序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1 普皮娘 男 1978-5-1
2 普崩樓 女 1979-10-1
3 普毫托 男 2002-5-1
4 普么秋 女 2003-10-1
5 普牛龍 男 1921-1-1
6 普牛優 女 1958-3-1
7 普牛嘎 男 1986-2-1
8 普安牛 女 1989-3-1
9 陳龍舟 男 1939-5-1
10 李波樓 女 1942-6-1
11 張有能 女 1949-8-1
12 普擁斗 男 1999-7-1
13 普高秋 女 2001-8-1
14 陳彼龍 男 1970-8-1
15 陳來松 女 1976-7-1
16 陳來龍 男 1982-3-1
17 陳胡崩 女 1998-4-1
18 陳普龍 男 1940-10-1
19 陳娘收 女 1940-2-1
20 陳約周 男 1977-6-1
21 陳先優 女 1977-8-1
22 陳毫舟 男 1997-9-1
23 陳莫崩 女 1999-10-1
24 陳格樓 女 1958-7-1
25 陳乾娘 男 1976-1-1
26 陳拉走 男 1982-3-1
27 陳六抽 女 1984-4-1
28 陳么樓 女 1999-5-1
29 陳牛然 男 2006-9-1
30 普仰龍 男 1951-8-1
31 普周努 女 1953-7-1
32 普莫娘 男 1989-10-1
33 普拾抽 女 1952-6-1
34 普陸斗 男 1979-7-1
35 普居樓 女 1977-10-1
36 普孟斗 男 1936-7-1
37 普施樓 女 1941-9-1
38 普牛秋 女 1995-10-1
39 普賢仰 男 1964-8-1
40 普阿索 女 1964-9-1
41 普牛抽 男 1991-5-1
42 普賢蝦 男 1993-7-1
43 普舉三 男 1946-8-1
44 普龍努 女 1951-10-1
45 李牛斗 男 1951-11-1
46 普是牛 女 1956-7-1
47 李支周 男 1981-6-1
48 普牛斗 男 1966-2-1
49 普來崩 女 1968-3-1
50 普祖三 男 1997-10-1
51 普周斗 男 1964-10-1
52 普賢扭 女 1966-7-1
52 普來然 男 1986-1-1
53 普勒抽 女 1991-3-1
54 普勒秋 女 1993-5-1
55 普苦三 男 1954-9-1
56 普孟牛 女 1956-6-1
57 普為仰 男 1987-2-1
58 普崩 女 1991-10-1
59 普哈崩 女 1996-8-1
60 普三 男 1969-9-1
61 普龍博 男 1993-3-1
62 普岸崩 女 1997-12-1
63 普博娘 男 1954-9-1
64 普娘善 男 1992-10-1
65 馬眯婁 女 1979-11-1
66 普拉周 男 1971-5-1
67 普牛能 女 1996-7-1
68 普建福 男 2002-8-1
69 白三妹 女 1968-8-2
70 姚培應 男 1993-11-5
71 姚曉萍 女 1988-6-8
72 姚萍麗 女 1991-4-20
73 姚思林 男 1950-4-5
74 瞿哈抽 女 1957-5-4
75 姚金章 男 1976-9-18
76 姚金超 男 1984-11-7
77 姚金會 女 1980-9-8
78 董進德 男 1941-5-3
79 董馬里 男 1980-6-30
80 董亞梅 女 1981-9-2
81 姚金康 男 1974-1024
82 姚思佳 女 2002-1022
83 姚丹娜 女 2004-8-29
84 張映彩 女 1958-11-10
85 陳麗 女 1982-2-3
86 姚賢亮 男 1947-4-8
87 瞿抽 女 1954-8-9
88 姚文鋒 男 1976-3-8
89 黃小妹 女 1976-11-23
90 姚成席 男 1998-5-25
91 姚何雲 男 1999-9-21
92 楊福官 男 1976-5-20
93 邵梅紅 女 1974-2-10
94 楊雪嬌 女 1995-3-19
95 楊凱容 女 1997-2-23
96 楊存賢 男 1948-7-20
97 白自芬 女 1958-1-1
98 楊福英 女 1978-7-20
99 姚自力 男 1950-11-7
100 馬龍祖 女 1950-11-10
101 李福右 男 1950-7-30
102 李折崩 女 1958-7-10
103 李俊 男 1984-2-28
104 李傑 男 1987-7-24
105 李勇 男 1990-1-1
106 姚銀亮 男 1986-7-3
107 馬里收 女 1930-12-1
108 張佳蔚 男 1983-8-1
109 張春燕 女 1990-3-2
110 楊紋芬 女 1975-9-1
111 馬乾樓 女 1987-7-1
112 廖習光 男 1950-5-3

低保名單

李衣白 女 1967年3月15日
李布九 男 196年10月10日
李 伯 女 1954年9月15日
白主妹 女 1967年3月18日
李貴龍 男 1968年2月27日
白作九 男 1944年5月3日
馬受說 男 1958年2月7日
白明康 男 1970年5月6日
馬常征 男 1976年7月10日
馬見光 男 1968年3月20日
李核妹 女 1956年12月2日
龍核妹 女 1945年3月5日
李阿本 男 1955年4月8日
何 八 男 1945年6月7日
李三福 男 1953年10月9日
李賢索 男 1967年10月15日
李阿白 女 1949年1月4日
馬常龍九 男 1952年12月7日
白里妹 女 1952年2月17日
楊者妹 女 1961年3月8日
陳毛周 男 1946年8月4日
普孟牛 女 1956年6月6日
普友娘 男 1975年10月5

五保戶

普哈崩 女 1997年3月12日

文化教育

在上學的么可索學生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新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樂育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9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2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以哈尼族為主,這裡的民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哈尼族有傳統“苦扎扎”節(磨秋節),“扎勒特”節(十月年)。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720個(勞均1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有男黨員總數2人,該村有團員5人。

發展重點

新興產業芭蕉芋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
發展重點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善交通,發展棕櫚、核桃和芭蕉芋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