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勞動年齡人口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指能夠從事一定強度要求工作的成年人口,成年人口總數減去法定退休年齡人口數量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按照已開發國家的教育普及水平和退休制度安排,國際組織將25~64歲人口統計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我國通常將20~59歲人口作為相應的比較指標。

基本信息

簡介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指能夠從事一定強度要求工作的成年人口,成年人口總數減去法定退休年齡人口數量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按照已開發國家的教育普及水平和退休制度安排,國際組織將25~64歲人口統計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國通常將20~59歲人口作為相應的比較指標。

主要劃分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主要勞動年齡人口

人口年齡結構的劃分是比較複雜的,國際上通用0-14歲為少年兒童人口,15-59歲為勞動年齡人口,60歲或65歲以上為老齡人口。我們先來確定“勞動年齡人口”的年齡下限,究竟應該是15歲還是16歲?國際勞工組織在1973年通過的《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規定:“各會員國在其領土內及在其領土註冊的運輸工具上就業或工作的最低就業年齡不應低於完成義務教育的年齡,即在任何情況下不得低於15歲。”1998年中我國正式加人《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 ,並作出以下承諾,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的運輸工具上就業或者工作的最低年齡為16周歲。也就是說,關於最低就業年齡,國際標準是15歲,中國標準是16歲。
現在我們再來確定“勞動年齡人口”的年齡上限是60歲還是65歲?一般來說,開發中國家的人均壽命低於已開發國家。因此,國際上的通用標準是:開發中國家按60歲標準,已開發國家按65歲標準。中國屬於開發中國家,當然適用於“60歲以上為老齡人口”這個標準。
因此,把15-59歲作為“勞動年齡人口”,基本上是適當的。今年2月28日公布的《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有一張表是《2007年人口數及其構成》,這張表的年齡結構就是按照“0-14歲”、“15-59歲”和“60歲及以上”這三種年齡段劃分的。
那么,“勞動力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有何區別?“勞動力人口”是指勞動適齡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的那部分人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雖然屬於“勞動年齡人口”(例如30歲),但他因車禍或其他原因導致嚴重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那么他就不屬於“勞動力人口”。《東方早報》刊登了一篇題為《上海:戶籍勞動力人口去年首現負增長》的報導,嚴格來說,其中的“勞動力人口”一詞應改為“勞動年齡人口”。

變化與就業形勢

人口快速轉變的結果使得中國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內面臨著最為豐富的勞動力供給。建立在2000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上的最新預測表明,如果生育率會維持在1.8左右,則中國勞動力人口的增長趨勢還會維持10年左右的時間。從15-64歲勞動力人口來看,2001年到2005年,每年增長數量都超過1000萬,這一年齡段人口數量增加的趨勢將持續到2014年。從15-60歲人口來看,這一年齡段的勞動力人口淨增長趨勢只能維持到2011年。
從絕對數量來看,15-64 歲人口會在2014年達到 9.97 億的峰值,而 15-59 歲則會在2011年到其峰值,其人口規模為9.27億人。因此,從勞動供給的角度來看,中國勞動力供給最為豐富的時間還會維持10年左右的時間,之後,勞動力人口絕對數量將不再 增長,其規模會逐漸縮小。

專家預測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主要勞動年齡人口

第六屆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上,國家人口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張春生表示,中國正綜合治理出生性別失調問題,另外,“十二五”期間要完善流動人口服務體系,構建流動人口居住地管理。
作為北京CBD國際商務節的一部分,全國城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會議暨第六屆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舉行。
治理出生性別比偏高
張春生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還將持續若干年,預測表明在2020年的時候仍然有十億15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這么龐大的勞動人口在產業不斷地升級,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就業必將成為關注的問題。
測算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年齡結構將呈現杯狀,也就是小孩少,老人多中間勞動人口少。他還表示,目前出生人口的性別比攀升,男女比率約120比100,國際正常的水平是105到107,當前政府相關部門正在全力綜合治理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問題,包括對現行人口福利政策進行調整。
完善流動人口管理體系
就下一步的政策,他表示,要不斷完善流動人口的管理體系,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和城鄉空間布局,優先發展大城市群,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城市和小城鎮發展。
要不斷地完善流動人口的服務體系,首先是服務管理的信息系統,現在各個部門都從不同角度掌握了流動人口的信息,管理起來面臨很多盲點,將通過構建流動人口的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系統來統籌解決好這個問題,要構建流動人口的居住地管理體系。
專家觀點
“十二五”是城市病多發期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 “十二五”期間將是城市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城市病的多發期和暴發期。
到2030年城鎮人口將突破10億,將迎來人口規模增長高峰、適齡勞動力就業高峰、人口老齡化高峰、流動人口增長高峰以及愛滋病蔓延和暴發的高峰,這將增加城市公共服務的“高成本”。
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居第二
中央黨校組織部部長、經濟學教授趙長茂日本的地位加速下滑已不可避免,如果今年我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達到8%以上,經濟總量排第二位的日本經濟現在來看已經出現負增長,中國2009年的經濟總量有可能超過日本,列世界第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