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鴨綠江大橋

丹東鴨綠江大橋是中國的一處建築,位於丹東鴨綠江。

簡介

丹東鴨綠江大橋連線丹東市新開發區浪頭和北韓新義州南側龍川,總長20.4公里,寬33米,具有往返四車道,是一座吊橋。總工程費為18億元人民幣,中方將承擔全部費用。遼寧省交通局於去年下半年從中國國內8家橋樑設計企業接到22套設計方案,其中把6套方案定為最終候選設計。在中國北韓兩國貿易中約70%通過丹東進出口,但至今仍在使用1937年建設的舊鴨綠江鐵橋。此前中國多次提議新建鴨綠江大橋,但北韓一直表現出消極態度,直到去年10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北韓時,才同意建設大橋。

概況

中朝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及接線是我國連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通道,是構建東京——首爾——平壤——北京——莫斯科——倫敦歐亞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設

遼寧省《瀋陽晚報》2月25日報導稱,丹東市已著手進行測量和設計、設備施工等準備工作,新鴨綠江大橋將於今年8月開工建設。人民網也在最近報導稱,新鴨綠江大橋建設籌備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將於8月份左右動工。

投資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海龍和朝鮮外務省副相朴吉淵2010年02月25日在遼寧省丹東市簽署了《中朝關於共同建設、管理和維護鴨綠江界河公路大橋的協定》。預計2010年8月開工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約為18億元人民幣。中國境內投資估算金額為12億元,2010年力爭啟動項目建設並完成投資2億元。主橋全長1000米,引橋5公里,工程位於丹東市與朝鮮第二大城市新義州之間。

歷史

據了解,目前鴨綠江上現有的幾座大橋都是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尤其是抗美援朝之後於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兩座大橋依然保留了下來。舊的一座在抗美援朝時被炸毀,不能繼續使用,只用作觀光遺址。而連線朝鮮和中國的朝中友誼橋(鴨綠江鐵橋)由於年代太久,20噸以上的貨車無法通行,且只能單向通行,成為制約朝中兩國人員往來及物流的瓶頸。
此前中方曾向朝鮮提議建新的鴨綠江大橋,並表示將全額負擔建設費用。韓聯社說,就朝鮮而言,由中方承擔1.5億美元左右工程費的新鴨綠江大橋建設項目,圓了曾於2002年雙方合作沒能成功的“新義州特區”的夢想。中國從數年前開始就提議再建一座新鴨綠江大橋,以滿足每年達27億美元的兩國貿易規模。而朝鮮同意建設新鴨綠江大橋,是因為這座橋可以成為朝鮮從2006年開始推進的鴨綠江下游“緋緞島自由貿易地帶”項目的基礎設施。
據報導,新鴨綠江大橋經過緋緞島,因此朝鮮想通過簽署旅遊合作協定,為更多的中國遊客到朝鮮觀光旅遊打開道路。韓國《中央日報》分析指出,中國積極主張建鴨綠江大橋,是為朝鮮以後開放時進入朝鮮打造橋頭堡。因為朝中貿易流通量的70%以上是通過連線丹東和新義州的交通網路進行的,投資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成為了擴大對朝交易的最重要課題之一。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指出,建設鴨綠江大橋也與中國政府振興東北計畫中開發丹東一帶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