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縣農業局

1、農業生產經營。 13、農業投入與支持保護。 15、農業資源與農業環境保護。

單位簡介

1997年7月農業局、畜牧局合併,統稱農牧局。2006年底農牧局共有142人,其中:在崗89人,退休53人;在崗行政人員8人,事業人員81人。2008年又恢復為農業局和畜牧局。

組成機構

中共中陽縣委農業系統委員會,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5人;
中陽縣農業系統工會委員會,設專職主席1名;
中陽縣新農村農建設領導組辦公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中陽縣農業工作委員會;
中陽縣農牧局:局長1名,副局長3名,總工1名。(紀檢委派駐農牧局紀檢組長1名)
農牧局下設機構16站一室,畜牧:草管站、改良站、動物防疫站、動檢站、5個基層畜牧獸醫中心站。農業:農業技術推廣站、植保站、經作站、土肥站、種子管理站、農業環保監測站、農廣校。綜合辦公室。

主要職能

1、農業生產經營。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長期穩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鼓勵農民組成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依法興辦各類企業,鼓勵和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發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按照法律、行政法規成立各種農產品協會,為成員提供生產、行銷、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
2、制定農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和農業資源的規劃,制定農業發展規劃。
3、指導和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4、種植業以最佳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調整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
5、加強草原保護和建設,加快畜牧業發展,推廣圈養和舍飼,改良禽畜品種,發展飼料工業和畜禽產品加工業。
6、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農產品包儲和流通,草原圍欄,動植物原種基地等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7、動植物品種的選育,生產更新和良種的推廣使用,鼓勵品種選育和生產,經營相結合,實施種子工程和禽畜良種工程。
8、採取措施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檢驗檢測監督體系。
9、依法建立健全優質農產品認證和標誌制度。
10、實行動植物防疫、檢疫制度,健全動植物防疫體系,加強對動物疫病和植物病蟲、雜草、鼠害的監測,預警、防治、建立重大動物疫情和植物病蟲的快速撲滅機制,建設動物無規定疫病區,實施植物保護工程。
11、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種子、農業機械等可能危害人畜安全的農業生產資料生產經營,實行登記或者許可制度。
12、為農民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市場信息,開拓農產品流通渠道,為農產品銷售服務。
13、農業投入與支持保護。
14、農業新科技與農業教育。
15、農業資源與農業環境保護。
16、農民權益保護。
17、農村經濟發展。
18、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