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術比較

中西美術比較

《中西美術比較》是2008年04月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新苗。本書以清晰的線索,將中西美術自古至今的審美理想嬗變,形式語言演化、思潮與批評現象,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

內容提要

本書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將對中西美術的比較闡釋局限於古典時期,或停留在點與點之間的比較聯想,而是從“審美現代性”切入,建構了中西美術自古至今歷史演進雙線並行的比較闡釋構架,從中定位、考察了豐富多彩的中西藝術思潮與美術創作現象,從而在比較中揭示了中西美術各自的文化品格、語言形態和變革動力特點,以及在現代世界中的交融演變和衝突關係,使比較研究的視角具有鮮明的當代性和問題意識。二是作者的比較研究關注方法論,關注當代思想界的新成果,並力圖在美術研究中利用這些新思想、新方法引發新思考。該書2002年首次出版,再版多次。本次重新修訂不僅添加了新內容,也對整書進行了全面調整,使其更趨完善。

推薦評論

用具體的案例和精練的闡釋,對中西美術的典型特徵及其演變線索進行了歸納與提煉,是目前本領域相關研究中比較完整而有特點的成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審美現代性與中西美術比較

第一節 關鍵字:“現代性”、“現代審美”

一、解讀“現代性”的多重角度

二、把握“現代審美”的兩面性特徵

第二節 現象:中西藝術的互識與誤讀

一、中國藝術求變的期待視野

二、中西藝術的互識、誤讀

第三節 方法:比較研究與比較美術

一、比較思維與比較研究

二、比較美術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觀念·中西藝術審美比較

第一節 古典藝術的和諧理想

一、東方的“心理和諧”與西方的“形式和諧”

二、內向的“境生象外”與外向的“類型典型”

第二節 近代藝術的創作嬗變

一、從“怪趣”到“俗像”的和諧裂隙

二、從“風格”到“本能”的個性張揚

第三章 傳統·中西古典建築、雕塑比較

第一節 “木架”與“石柱”——中西建築古典傳統比較

一、材質與時間

二、結構與空間

三、“數”與中西建築文化傳統

四、中西城市、園林設計比較

第二節 “象徵”與“形象”——中西雕刻的文化“用法”特點

一、初始的路徑——“藏”與“看”的差異

二、演變的用法——“想像”與“講述”

第四章 語言·中西繪畫傳統與時代變革

第一節 “視覺空間”與“心理空間”——中西古典繪畫語言比較

一、西方畫家的“開窗”之技

二、中國畫家的“丘壑”之意

三、造型——以客體顯主體

四、寫意——從筆墨辨雅俗

五、“色”的視覺功能與“墨”的文化功能

第二節 精神的“形式”與“形象”——中西藝術的現代性變革

一、從“印象主義”到“波普藝術”

二、從徐、林、李、潘看中西交匯

第五章 範疇·中西藝術學的理論視界

第一節 中西古典藝術理論運思空間比較

一、二元張力——審美的生存論視界

二、逸格整合一生存的審美論境界

第二節 當代藝術的文化美學意識形態

一、前衛藝術的人本特性與主體虛無

二、“醜”與“荒誕”

三、審美解放的文化理想與歷史境遇

四、從“寫實”到“現實主義”

五、多元共生的世紀之交

餘論 新媒體視覺文化與中國書畫藝術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