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金沙鰍

中華金沙鰍

sin sin sin

基本信息

中華金沙鰍

拉丁名

Jinshaia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英文名:

其它名:

分類地位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平鰭鰍科 > 金沙鰍屬

保護級別

重慶市重點保護動物

瀕危等級

數據缺乏
可信度:1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

野生

水生陸生

水生
重慶特有種:
重慶模式種:
產地:
引進來源:
引進時間:
市外分布:
特有地區:

學名:

Jinshaia sinensis

中文名:


中文拼音:

ZhōngHuáJīnShāQiū

分類等級:


概述:

中華金沙鰍 Jinshaia sinensis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CITES公約級別


IUCN紅色名錄等級


紅皮書等級


中國特有


識別特徵

背鰭Ⅲ-8;胸鰭XIII-XIV-11--13;腹鰭III-V-13--15;臀鰭ii-5;側線鱗78(11—12)/(7—8-v)81;標準長為體高的5.4—7.9倍,為體寬的3.9—6.0倍,為頭長的4.9—5.7倍,為尾柄長的3.8—5.3倍,為尾柄高的14.5—19.5倍;頭長為體高的1.0—1.5倍,圍頭寬的1.0—1.2倍,為吻長的1.6—1.7倍,為眼徑8.3—10.6倍,為眼間距的2.3—2.7倍 ;頭寬為口裂寬的2.1—2.6倍。體前部平扁,後部成圓筒狀,背面隆起,腹面平扁,體高顯著小於體寬。頭扁平,吻扁圓。吻皮下包形成吻褶並於上唇間形成吻溝。吻褶分葉,中間具2對小吻須,口下位,口裂較寬,弧形,具口角須2對,唇具乳突,上唇乳突發達,下唇乳突不明顯,頦部有1—2對乳突,眼側上位,眼小,眼間距寬平,鼻孔一對,距眼前緣較距吻端為近。鰓裂擴展至頭部腹面。背鰭起點至吻端顯著小於尾鰭基,偶鰭向左右平展。胸鰭起點在眼後緣垂直下方,末端稍超過腹鰭起點,。腹鰭左右分開不連成吸盤狀,末端接近或達到肛門。臀鰭較小,無硬刺,末端不及尾鰭基,尾鰭深叉形,下葉長於上葉,尾柄圓而長。肛門接近臀鰭起點。體被細鱗,鱗片具發達棱脊。頭,胸和腹部乃至肛門前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體背部呈灰色,具塊狀褐色斑紋。各鰭灰色
保護及保存現狀:
主要用途和價值:
開發利用現狀:
保護建議:
遺傳多樣性:
其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