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落芒草

中華落芒草為多年生植物。鬚根稀疏且較長。具短的根頭。稈直立,平滑無毛,高30-80厘米,具2-4節,常為密叢或少數叢生。生於海拔500-2350米的乾旱山坡、路旁草叢中及林緣草地。模式標本采自山西省南部。

基本信息

OryzopsischinensisHitchc.inProc.Biol.Soc.Wash.43:92.1930;本禾科圖說582.圖516.195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5:115.1976;秦嶺植物志1(1):146.1976.——PiptatherumparviflorumRoshev.inNot.Syst.Herb.Inst.Bot.Acad.Sci.URSS14:126.1951.
多年生。鬚根稀疏且較長。具短的根頭。稈直立,平滑無毛,高30-80厘米,具2-4節,常為密叢或少數叢生。葉鞘無毛或鞘口部及邊緣被疏生短纖毛,多短於節間;葉舌極短或完全沒有;葉片常密集於稈基,莖生者少,長3.5-10厘米,基部者可達30厘米,寬0.8-2毫米,多內卷呈針形,下面光滑無毛或主脈的上部微粗糙,上面及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疏鬆開展,有時下垂,分枝細長,粗糙,常孿生,主枝長7-9厘米,下面裸露部分長5-7厘米,上部分生小枝呈三叉狀;小穗綠色或淺綠色,披針形,長3.5-5.5毫米;穎透明膜質,幾相等,粗糙或微粗糙,長3.5-4.5毫米,先端尖,具3-5脈,側脈僅達中脈1/2處,或僅在基部;外稃卵圓形,淺褐色,果期變黑褐色,長2-3毫米,具3脈,被貼生短毛(包括基盤),芒自頂端伸出,長4-8毫米,粗糙,易脫落;內稃與外稃等長,被同樣毛,具2脈;鱗被3,膜質,長約0.5毫米;花葯長約1.8毫米,頂生毫毛。花果期5-7月。
產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南部)、河北、河南等省區。生於海拔500-2350米的乾旱山坡、路旁草叢中及林緣草地。模式標本采自山西省南部。
據標本記錄該種多年遺留的殘根,簇生對水土保持起較大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