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臨床康複雜志

《中華臨床康復》的任務是及時報導國內外具有前瞻性、創造性和較高學術水平的臨床康復及其相關基礎研究原著,主要內容包括 :神經科康復,骨科康復,心肺康復,風濕病康復,糖尿病康復,骨質疏鬆症康復,兒科康復,疼痛康復,燒傷後康復,精神心理康復,癌症康復,以及運動醫學、組織工程、康復工程、電生理學、功能影像學、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康復等研究。以此來傳播現代臨床康復醫學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
使讀者及時了解疾病早期康復介入,臨床康復的理論、實踐、基礎研究以及相關醫學其他方面的最新進展。真正成為中國臨床康復醫學及其相關基礎研究一流水平稿件發表和交流的園地,也為其學術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國際搭建橋樑。
《中華臨床康複雜志》編輯委員會
名譽顧問 : 周新靈 吳啟富
總 編 : 沈 鷹 單小軍
主 編 : 董維鈴
編輯部主任: 馬淇航
本刊臨床研究欄目內容突出三大重點: ① 與康復疾病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探討疾病與行為、營養、環境的關係。 ② 與康復疾病相關的一級預防,探討飲食、運動、藥物干預的效應。 ③ 疾病功能障礙的康復技術干預。
本刊基礎研究欄目內容突出兩大重點: (1)預防功能障礙發生的前瞻性研究。(2)預防殘疾發生的干預技術研究。(3)功能障礙的有效康複方法。
神經康復欄目內容重點組織腦卒中功能恢復的技術干預以及評估,阿爾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礙的康復,以及認知功能和神經科學相關的研究稿件。
骨外科康復重點組織骨與關節病、脊柱脊髓損傷、慢性疼痛、腫瘤康復、康復工程及組織工程等相關方面的研究稿件。
內兒科康復重點組織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呼吸功能障礙、骨質疏鬆症及風濕類疾病的康復干預,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康復一級預防,以及內科疾病與環境因素、行為因素及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的關係;兒科康復重點組織小兒腦性癱瘓及低智兒童的相關因素研究,以及運動醫學方面的稿件。
精神心理康復重點組織慢性疾病患者心理障礙,慢性恢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復干預,神經症患者的康復研究,腦-認知-心理康復行為水平(情緒、應激、心理障礙及異常心理行為的評價、診斷、干預平台)研究,系統水平(情緒調節神經迴路、調控與整合、情緒反應與情緒障礙心理過程與腦機制、建構不同情緒的認知神經模型)研究,分子水平(學習與記憶、應激、動機相關重要分子及腦機構的關係)研究,關於認知,元認知發展(注意與執行控制、注意及其機制、意識、知覺、基於腦成像的認知神經心理學及腦與語言認知),記憶(記憶機制、元記憶、注意與記憶、學習與記憶)等神經心理學的基礎研究,以及老年人、殘疾者及社會群體的心理問題等相關內容稿件。
本刊“快通道”欄目優先發稿條件
(1)國家及省部級各項基金資助項目。
(2)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
(3)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中心及實驗室課題。
(4)國家及省部級專利技術項目。
(5)博士後流動站課題,博士、碩士優秀答辯論文。上述項目中與臨床康復醫學相關的研究原著及綜述,尤其是多項目、多國家、多單位聯合協作聯合資助的稿件,需要領先在國際、國內發表稿件,本刊承諾收到稿件後7~10 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繫。 3
稿件審理重點:
① 題名 :是否準確反映了研究工作的科學性,語言是否簡明而有特色。若不符合要求,須提出具體修改意見。
② 摘要 :是否明確指出了研究的背景與目的、材料和方法、結果(包括重要數據)和結論,是否闡明了創新點和重點科學問題。
③ 導言 :是否包括該研究的目的及其與其他相關研究的關係。
④ 材料(對象、資料)和方法 是否有特色,如試驗的樣本大小、採用何種觀察方法進行臨床試驗,是否為特殊病例、細胞或組織樣品,研究方法和技術有無創新性、系統性或特色。改進和創新方法的描述是否達到了他人可以重複或驗證的要求,實驗對照的設計是否合理可靠,統計學處理方法的使用是否恰當。
⑤ 結果 :結論是否能明確、科學,實驗證據是否充足。臨床研究重點應看其樣本大小和統計學分析結果。
⑥ 討論 :是否條理分明,有無系統的理論分析和有價值的科學結論。
⑦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否恰當、充分,以及最新文獻的引用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