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卷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卷

第1節 第1節 第1節

圖書信息

作 者:李欣,邵劍波,吳恩惠 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9787117126977 出版時間:2010-05-01 版 次:1 頁 數:604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醫療器械及使用

內容簡介

《中華影像醫學:兒科影像卷》內容符合國情及兒童專科醫院的特色。書中有意側重一些CT、MRI的文字描述和圖片病例資料,彌補這些方面兒科參考書籍相對較少的不足。該書分五篇,介紹了顱腦、肺、縱隔、心血管、腹部、盆腔、骨骼等部位的兒科疾病。該書圖文並茂,將科學性和實用性互相結合,以實用為主,是兒科醫學影像診斷工作者及兒科臨床醫生必備參考書之一。

目錄

第1篇 顱腦、五官、脊髓
第1章 顱腦、五官正常發育影像學表現
第1節 新生兒腦發育的正常影像學表現
正常胎兒和早產兒腦發育的影像學表現
新生兒正常腦發育的影像學表現
第2節 正常垂體發育的影像學表現
第3節 正常顱骨的影像學表現
新生兒和嬰兒顱骨正常影像學表現
幼兒和青少年顱骨正常影像學表現
第4節 正常鼻竇發育的影像學表現
第2章 新生兒腦疾病
第1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足月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2節 胚胎腦病
第3節 獲得性凝血酶原複合體減少症
第3章 腦中毒和代謝性疾病
第1節深部腦白質首先受累的疾病
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球形細胞腦白質營養不良
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
楓糖尿症
第2節 皮質下腦白質首先受累的疾病
亞歷山大病
佩一梅病
第3節 自身免疫和中毒疾病
多發性硬化
膠原性結締組織病
鉛中毒腦病
第4節 灰質與白質同時受累的疾病
肝豆狀核變性
黏多糖病
第4章 顱腦損傷
第1節 顱底骨折
第2節 顱蓋骨骨折
第3節 腦實質血腫
第4節 硬膜外血腫
第5節 硬膜下血腫
第6節 外傷性腦梗死
第7節 腦挫裂傷
第8節 瀰漫性軸索損傷
第5章 顱腦先天性畸形
第1節 先天性胼胝體畸形
第2節 腦膨出
第3節 腦皮質發育畸形
積水件無腦畸形
無腦回畸形
灰質異位症
多小腦回畸形
腦裂畸形
第4節 前腦無裂畸形
第5節 視一隔發育不良
第6節 腦穿通畸形
第7節 導水管狹窄
第8節 蛛網膜囊腫
第9節 Chiari畸形
ChiariI畸形
ChiariⅡ畸形
第10節 Darldy-Walker畸形
第11節 Joubert綜合徵
第12節 神經垂體異位
第13節 顱骨畸形
顱裂
顱縫早閉
巨大頂骨孔
顱骨膜血竇
第6章 神經皮膚綜合徵
第1節 神經纖維瘤病1型
第2節 結節性硬化症
第3節 顱面神經血管瘤
第7章 小兒顱腦、頭頸部腫瘤
第1節 幕下腦腫瘤
腦實質內腫瘤
腦實質外腫瘤——脊索瘤
第2節 幕上腦腫瘤
大腦半球腫瘤
蝶鞍及鞍旁腫瘤
松果體生殖細胞瘤
第3節 頭頸部腫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
纖維結構不良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淋巴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第8章 先天性脊髓病變
第1節 脊髓縱裂畸形
第2節 脊髓栓系綜合徵
第3節 脊髓脊膜膨出
第4節 脊髓空洞積水症
第9章 脊髓腫瘤
第1節 髓內腫瘤
第2節 髓外腫瘤
髓外硬膜內腫瘤
硬膜外腫瘤
第10章 腦、脊髓感染
第1節 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瘤
室管膜炎
第2節 顱內膿腫
腦膿腫
硬膜下和硬膜外膿腫
第3節 寄生蟲感染
腦囊蟲病
弓形體腦炎
第4節 病毒感染
風疹病毒性腦炎
兒童手足口病合併腦幹腦炎
第5節 脊髓感染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脊髓膿腫
脊髓灰質炎樣綜合徵
第11章 腦、脊髓血管疾病
第1節 腦血管畸形
動靜脈畸形
Galen靜脈畸形
海綿狀血管畸形
發育性靜脈畸形
第2節 煙霧病
第3節 脊髓動靜脈畸形
第12章 頭頸部先天性與感染性疾病
第1節 眼與眼眶疾病
無眼球與小眼球
巨眼畸形
眼球後部缺損
永存性原始玻璃體增生症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滲出性視網膜炎(coat病)
眼眶先天性囊腫:表皮樣囊腫/皮樣囊腫
第2節 顳骨疾病
外耳道畸形
中耳畸形
內耳畸形
感染性病變
第3節 鼻疾病
先天性後鼻孔狹窄與閉鎖
梨狀孔狹窄
淚囊突出
第4節 頸部疾病
甲狀舌管囊腫
頸部異位胸腺、異位甲狀旁腺
咽後壁膿腫
咽旁間隙化膿性感染
腺樣體肥大

前言

兒科影像學是將影像學套用於小兒疾病的發現、診斷、治療和隨訪的一門學科。兒科影像學發展迅速,已成為醫學影像學的一個亞專業。兒童正處於全身組織和器官逐步成長時期,生理、心理和精神狀態不斷發育,日趨成熟。這個時期遺傳性、先天性疾病最多見,感染性疾病容易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超過成人。醫學上小兒成人不同之處很多,年齡越小,差異越大。解剖方面,各器官處於發育成熟階段,如小兒腎臟的重量與體重相比,相對較重,位置相對較低;呼吸管道狹窄,容易阻塞。生理方面,小兒的脈搏和呼吸頻率比成人快。病理變化往往和年齡有關,肺部炎症時,支氣管肺炎多見於嬰幼兒,而大葉性肺炎則多見於年長兒。疾病進程方面,小兒病情變化快,可迅速痊癒,超出一般預測,如骨折之後易於矯正及恢復;腦炎恢復期較短,後遺症般較成人少;也可進展迅速而猝然死亡,多見於急性敗血症、新生兒先天畸形等。兒科疾病9年齡有密切關係,有些疾病僅見於兒童的某一年齡段。兒科學將兒童劃分為新生兒期(出生至生後28天)、嬰兒期(1歲內)、幼兒期(1歲至3周歲)、學齡前期(3歲至7周歲)、學齡期(7歲至12周歲)、青春期(12歲至18周歲)幾個年齡段。應該指出小兒不是成人的縮影。隨著醫學影像學在兒科各系統疾病診治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又鑒於上述小兒疾病的特點,故《中華影像醫學》在修訂時增加了兒科影像學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