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卡

中華卡,類似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份證和對台灣同胞頒發的“台胞證”。是一種身份的證明。兩岸方面可以在審核後核發“中華卡”,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均可持該卡,免簽證進入另一地區,並享有一定的權益。

“中華卡”(Chinese Identity Card,簡稱“華卡”或“C卡”)類似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身份證和對台灣同胞頒發的“台胞證”。是一種身份的證明。兩岸方面可以在審核後核發“中華卡”,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均可持該卡,免簽證進入另一地區,並享有一定的權益。

提出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發表專文提出一系列的“兩岸統合”構想,其目的在以強化兩岸與華人的共同認同為目標。呼籲對“整箇中國”(中國人)的認同,促成“中華卡”,台灣與大陸居民均可持該卡,免簽證進入另一地區,並享有一定的權益。

張亞中表示,基於歷史因素,兩岸目前各有其政治上的身份歸屬。即使大陸對台核發“台胞證”,也是等於同意台灣人民與大陸民眾的不同,一種“他者”的認知隨著不同歸屬而日漸強化。

為了建立兩岸間的身份認同,兩岸統合學會將呼籲與推動兩岸在現有認同之上的第三認同,也就是對“整箇中國”(中國人)的認同,促成“中華卡”(Chinese Identity Card,簡稱“華卡”或“C卡”)的實現,兩岸方面可以在審核後核發“中華卡”,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均可持該卡,免簽證進入另一地區,並享有一定的權益。

頒發與意義

基於兩岸人口、幅員差距,台灣方面的憂慮“可以理解”。因此可由中國大陸率先推動。在“台胞證”外另發行“中華卡”,或考慮以漸進方式取代“台胞證”。“中華卡”的發放可以推展至港澳地區,甚而包括全世界的華人。

未來持“中華卡”者,雖持他國護照,亦可為兩岸方面合法貢獻,不受“單一國籍”之限制,兩岸方面如此可廣納天下英才,共同為中華民族而努力。

“有容乃大”是中華民族的古訓,社會愈是開放、民族愈能包容,民族與國家愈易壯大。中華民族在全球擁有無數人才,兩岸方面誰能夠對其開放,誰將優先獲利,如果兩岸共同開放則是鞏固共同認同的最有意義抉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