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6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6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60年》,作者方曉東,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於2009-10齣版。描述的是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為背景,生動描述了教育大國崛起的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熱情歌頌了黨和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篳路藍縷、尊師重教的光榮傳統,全面展示了各級各類教育事業不斷探索和不懈追求的巨大成就,系統總結了共和國社會主義教。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為背景,生動描述了教育大國崛起的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熱情歌頌了黨和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篳路藍縷、尊師重教的光榮傳統,全面展示了各級各類教育事業不斷探索和不懈追求的巨大成就,系統總結了共和國社會主義教

文摘《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60年》

教育在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中,應該處於怎樣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愈來愈認識到它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因此教育要優先發展。2007年,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中國的未來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結底靠人才,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途徑,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這段話總結得非常合乎實際和深刻,為我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我們的教育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毫無疑問,我們一定要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服務。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如何辦好教育?歷史的經驗證明,我們的教育應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是獨立自主的,同時又是博採眾長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既要普及,又要提高。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一定要從我們自己的國情出發,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建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巨大的發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內,我們辦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職業教育也蓬勃發展,這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面臨不少困難。比如說,基礎教育中廣泛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或者說應試教育的傾向,社會上鄙薄職業教育的思想也不可忽視,這都是阻礙人才素質全面提高的大問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的素質要求是多種多樣的。教育不能搞成人才成長途徑單一的“獨木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不行的。我們要統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並使其相互銜接,相互溝通。我們還要發展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這樣就為人們的成長架起“立交橋”,讓有理想、愛學習、有毅力的人都能找到通向自己成功的路途。通向目的地的路有許多,我們應該讓條條大路都能夠通向成功的彼岸。

認真總結60年來我國教育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對於探索新時期我國教育模式的轉變與創新,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古語說得好,“知恥近乎勇”。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並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發奮努力,求實創新。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很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思想根源在社會,只靠教育部門的努力是難以奏效的。辦好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門的責任,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需要全社會都來重視和支持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