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間氣集》

《中興間氣集》,唐詩選集。唐代高仲武編選,或誤題孟彥深編選。此書大致反映出至德、大曆間詩壇的主要面貌。編選者推崇錢起、郎士元,把二人列為上、下卷之首。

《中興間氣集》

 

正文

唐詩選集。 唐代高仲武編選,或誤題 孟彥深編選。 高仲武渤海(今 山東濱縣)人。生卒年、字號不詳。詩集2卷,選錄肅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曆末(779)20多年間作家作品,計26人,詩130多首。舊史家稱此時為安史亂後之“中興”時期,書名取此。
此書大致反映出至德、大曆間詩壇的主要面貌。編選者推崇 錢起郎士元,把二人列為上、下卷之首。所選多為贈別酬和、流連光景之作,也有少數反映民生疾苦的篇什。在藝術上追求清逸幽遠之境,體制多為五言。高仲武《自序》中提出“體狀風雅,理致清新”的選取標準,基本符合當時詩風的特點。
此書在每家姓氏之後,都有簡短評語,其中不乏精闢見解。如評 劉長卿“大抵十首已上,語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思銳才窄也”,頗有見地。但也有品評高下失當之處。如評郎士元 《別鄭礒》開頭兩句“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為“工於發端”,實則“聽”“聞”犯重合掌,微有小疵。 鄭谷 《讀前集二首》云:“何事後來高仲武,品題《間氣》未公心”。說他不如殷璠 《河嶽英靈集》品評公允。 陸游也指責他“評品多妄”、“議論凡鄙”( 《跋中興間氣集》)。
今存《四部叢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附清代何焯據述古堂影宋抄本所作校記。凡刻本原缺高仲武自序及張眾文、章八元、 戴叔倫孟雲卿、劉灣五人評語,都見於何焯校記。又有明汲古閣刻本等。現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 《唐人選唐詩(十種)》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