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胸足

中胸足

胸足是胸部的附肢、前胸、中胸和後胸各有一對,分別稱為前足、中足和後足,著生在胸部側腹面。足的變化很大,同一種昆蟲的三對足因功能不同,形狀也不同,但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

中胸足中胸足
中胸足是著生在昆蟲中胸部側腹面的一對胸足。

胸足的基本構造

胸足是胸部的附肢、前胸、中胸和後胸各有一對,分別稱為前足、中足和後足,著生在胸部側腹面。足的變化很大,同一種昆蟲的三對足因功能不同,形狀也不同,但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
觀察蝗蟲的中足,由六節組成。從基部向端部依次稱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跗節和前跗節,除前跗節外,各節大都呈管狀,節間有膜相連,可以活動。基部著生在基節窩內,以膜與胸部相連線。
跗節又可分為2-5個亞節,同種昆蟲有時三對足的跗節數目也不同,是分類上常用的特徵之一。
前跗節變化甚大,注意觀察飛蝗前跗節的兩個側爪及爪間的中墊。跗節下面的墊狀構造則稱為附墊,在虻和蠅類等昆蟲中,爪間常有刺或爪下有墊物,稱做爪間突和爪墊。

足的類型

昆蟲的足絕大多數都用於支持身體和行動,但由於生活環境及習性的不同,有些昆蟲的前足或後足變化成各種不同形狀和功能的器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