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師範學校

中等師範學校

中等師範學校簡稱中師是培養國小和幼稚園教師的中等專業學校。世界上較早的公立師範學校1795 年在法國巴黎設立。19 世紀初至 20 世紀初,許多國家都已設立。招收國小畢業生的,一般為 6 年~7 年;招收國中畢業生的,一般為 3 年~5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務教育延長,經濟、科學技術發展,歐美一些國家要求國小教師至少應接受 2 年的大學教育。於是,一些學校或升格為高等師範院校,或停辦,國小師資由高等師範院校或綜合大學培養。中國最早的是張謇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創辦的私立通州師範學校。

基本信息

任務

中等師範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覺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從事國小教育工作必備的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能,熱愛兒童,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服務,身體健康的國小教師。

同時,中等師範學校還應根據需要和可能承擔培訓在職國小教師的任務。

管理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等師範學校規程》,中等師範學校的設立、變更與停辦,由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並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

中等師範學校由省、市、自治區教育局(廳)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規章、制度,實行統一領導,省、地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分級管理。省、市、自治區直屬師範學校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其餘師範學校由地、市(州、盟)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課程

中等師範學校一般設定下列課程:政治、語文及國小語文教材教法、數學及國小數學教材教法、物理、化學、生物、國小自然常識教材教法、外語、地理、歷史、心理學、教育學、體育、音樂、美術、教育實習。民族師範學校還有民族語文。

教學

中等師範學校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其基本組織形式是課堂教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