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天星碼頭

中環天星碼頭

中環天星碼頭是指由天星小輪經營,位於香港中環的渡輪碼頭,經常簡稱作尖沙咀碼頭(九巴路線牌都是以此顯示,九巴官方顯示的英文名為STAR FERRY,沒有TSIM SHA TSUI),前稱為九龍角天星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在107年間“搬家”4次,即平均每26年就要搬家一次,由上世紀50年代的乾諾道到如今的金融街,幾乎每次“搬家”都和“填海”有著宿命般的糾纏。第四代天星碼頭48年後還是敵不過“填海”的速度,再度將被夷為平地的時候,時間已經指向2006年11月11日,因為香港特區政府要在那裡興建一條名為P2的公路,由中環民祥路伸延至碼頭旁,舒緩中環填海區擠塞狀況。

簡介

中環天星碼頭是指由天星小輪經營,位於香港中環的渡輪碼頭,經常簡稱作尖沙咀碼頭(九巴路線牌都是以此顯示,九巴官方顯示的英文名為STARFERRY,沒有TSIMSHATSUI),前稱為九龍角天星碼頭。碼頭提供來往尖沙咀天星碼頭及紅磡碼頭的渡輪服務,是中環碼頭的一部分。中環天星碼頭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現時提供該服務的碼頭為中環7號碼頭(由天星尖沙咀航線使用)及中環8號碼頭(由天星紅磡航線及由海佑小輪營辦的尖沙咀東航線共享)。而原本提供該服務的碼頭則為已拆卸的愛丁堡廣場碼頭

簡史

1、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1890年-1912年)
1890年,天星小輪開始提供客輪服務,並於乾諾道中與雪廠街交界興建一個碼頭。碼頭只是以禾稈草搭建而成,設計相當簡陋。
2、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1912年-1958年)
由於受到1910年代的填海影響,碼頭於1912年遷移至現時怡和大廈附近一帶。碼頭採用了維多利亞式建築
3、第三代中環天星碼頭(1958年-2006年)
隨著1950年代的填海工程,碼頭於1958年再搬至愛丁堡廣場。
第三代中環天星碼頭,正式名稱為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設計以簡樸實用為主。碼頭上設有一個由比利時王子送贈給怡和洋行,再由怡和洋行轉贈給天星的大鐘。它是香港最後一個機械鐘樓。大鐘每15分鐘報時一次,是香港所余無幾的舊式鐘樓之一。碼頭及鐘樓已沿用49年,為中環的著名地標之一。
受到2003年開始的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影響,碼頭於2006年11月12日作第三度搬遷至現址,並成為中環碼頭的組成部分,被編到位於民光街民耀街交界的7號及8號碼頭。據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表的訊息,愛丁堡廣場碼頭、鐘樓、皇后碼頭及大會堂碼頭的位置將會移平作道路和商廈用途,並於11月新碼頭啟用後清拆。
4、第四代中環天星碼頭(2006年-)
第四代天星碼頭建築模仿第二代碼頭,使用維多利亞式建築。建築分為中央大樓及碼頭兩個部分。中央大樓頂部擺放有全新從荷蘭購入的電子仿古鐘樓,上層則設有展出天星小輪有關物品的展覽廳,亦有古典雅座播放介紹香港歷史的影片。地面樓層則是公眾休憩用地。碼頭頂層是公眾觀景樓層,尚未正式開放,可供人隔著落地玻璃欣賞維多利亞港景色,並設特色餐廳。其頂部安裝了玻璃天窗,使陽光直接進入室內。新碼頭在建築設計上的評價好壞參半。

交通概況

歷代中環天星碼頭一直鄰近中環的心臟地帶,而中環又是香港政府總部以及香港商業中心的所在地,故此是一繁忙的交通工具。

航線

尖沙咀天星碼頭及紅磡碼頭為第三、四代中環天星碼頭的目的地。

交通聯繫

早期的中環天星碼頭鄰近的陸上公共運輸公具不多,以人力車為主。第三代天星碼頭則鄰接著的士站,亦有少量巴士站及小巴站以愛丁堡廣場及天星碼頭為總站,主要來往太平山山頂及半山區,而較大型的巴士總站則位於交易廣場地下,同時為多條公共小巴路線的總站。天星碼頭的正對面則為天星碼頭多層停車場,於1957年落成,為雙層停車場,並共有三百七十個公眾泊車位,底層亦設有一個小巴站。天星碼頭附近設有一行人隧道穿過繁忙的乾諾道中前往捷運中環站及電車站,出口位於皇后像廣場側,每天的繁忙時間也熙來攘往。
第四代天星碼頭鄰接民寶街和民耀街的中環碼頭巴士總站,近7號碼頭位置設有一小巴路線及的士站,近5號碼頭位置則設有兩條小巴路線及三條巴士路線。此外,亦可步行一段路程前往捷運香港站轉乘機場快線或東涌線以及交易廣場巴士總站。

班次

天星小輪每7-14分鐘一班船。

百年“搬家”4次

“集體回憶”難逃“填海”宿命

一切都蒙上了雨霧。維多利亞港掀起了海浪,當天星小輪在風浪里搖晃,雨落在海面,一眼望去,對岸的碼頭竟不見了蹤影,仿佛置身夢幻世界的搖籃里。

船,駛向了另一個方向。

中環天星碼頭中環天星碼頭

“天星碼頭到了。”水手說。

正確的說法是:7號碼頭到了。雨大得讓人不敢下船,等到遊客四下散去,海浪帶來了鹹濕的空氣,這個嶄新的、鋼架還未生鏽的碼頭,立刻肅清起來,默候著下一班渡海的乘客。

如果單從表面看,新碼頭已經取代了“舊天星碼頭”所有功能,古典風格、輪船班次以及相關稱謂。在毗鄰的9號公眾碼頭上,即便是那些垂釣客,也已經無法明確指出曾經的天星碼頭——一片汪洋上停泊著七八艘土黃色的作業船隻,沿著海岸線200米的範圍已經被施工圍牆圍了起來。

只有當你站在標有“天星碼頭已搬遷”的黃色新漆指示牌前,才恍如隔世,“或許,之前的天星碼頭也是如此這般匆匆過客。”

中環天星碼頭在107年間“搬家”4次,即平均每26年就要搬家一次,由上世紀50年代的乾諾道到如今的金融街,幾乎每次“搬家”都和“填海”有著宿命般的糾纏。

香港開埠初期,英國選定中區為政經重心,起名“女皇城”(後更名維多利亞城)。由1852年中區第一次填海起,中環海岸線不斷向外伸延。1888年,第一代中環天星碼頭只是一個簡陋草棚,位置在雪廠街附近。受填海影響,草棚1903年遷移,渡船公司在怡和大廈附近建造了一個維多利亞式古典建築風格的碼頭,大樓附設一個鐘樓。如今被拆除的天星碼頭就是以此為原型建造。

第二次世界大戰炮火過後,渡船公司在原址進行重建,1958年中環再度填海,天星碼頭只好“讓位”,去愛丁堡廣場闢建第三代碼頭。

第四代天星碼頭48年後還是敵不過“填海”的速度,再度將被夷為平地的時候,時間已經指向2006年11月11日,因為香港特區政府要在那裡興建一條名為P2的公路,由中環民祥路伸延至碼頭旁,舒緩中環填海區擠塞狀況。

同時被拆除的還有矗立在愛丁堡廣場上的一個鐘樓,裡面安置著香港最後一個機械大鐘——中環天星大鐘。此鍾最初由比利時國王送贈英國怡和洋行東主,他再轉贈天星小輪,自1958年便在天星碼頭使用。大鐘的製造商Thwaites and Reed亦曾設計英國倫敦的大笨鐘,因此,故有“小笨鍾”之稱,可惜資料散失,全無檔案記錄,連身高體重資料統統無從查證。

中環天星大鐘每15分鐘報時一次,有港人在網上憶述說:天星碼頭的鐘樓,是中環的心臟……“咚叮咚——”,每十五分鐘,天星大鐘便牽動一次中環人的喜怒哀樂。

守鍾人李照棠說,大鐘只比標準時間差一分鐘,快抑或慢,視乎天氣而定,“冬天會走得差少少,天熱就會爽一點。不過它工料很好,沒出大問題,我們只要定期保養噴油就可以。”

他說,平日晚上八點便會停鍾,以免吵醒附近酒店的旅客,唯有元旦才會破例,全天24小時不停響。每年元旦,港台都會派人前來錄音,錄下新年的第一道鐘聲。

天星碼頭及鐘樓曾是中環的著名地標之一,也是港人的集體回憶。有人選擇在浪漫的碼頭廣場情定終身,有人選擇在碼頭回憶昔日父子情。眾多港產電影則選擇在此取景,有網友將1960年電影《蘇絲黃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