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東升鎮

中山東升鎮

中山市東升鎮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東臨珠江支流,南距珠海市50公里;西距江門市40公里;北連工業重鎮小欖,南接中山市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石岐區。坐擁105國道和小欖水道,已建和在建的中江高速、廣珠輕軌鐵路、太澳高速、小欖至石岐快速幹線縱橫貫通全鎮;90公里半徑範圍內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大機場;鐵路運輸經由廣州通達全國各地。在20公里車程內有中山港、小欖港和神灣港貨運碼頭以及中山港客運碼頭,鎮內建有貨物裝卸碼頭,地理位置優越。

基本信息

東升簡介

歷史沿革

1986年12月,原屬小欖區的高沙、裕民、同樂、兆隆、益隆、東升、新成、永勝8個鄉分出成立雞籠鎮,1987年10月,更名為東升鎮。1999年7月,撤銷坦背鎮,其管轄的行政區域併入東升鎮。東升鎮現轄高沙、裕民、同樂、東升、兆龍、利生、同茂、東城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新勝、益隆、坦背、白鯉、太平、勝龍6個村民委員會,戶籍人口7.02萬人,流動人口5.09萬人,總面積79.2平方公里。1979年,東升地域以種養業為主,經濟發展落後,農村集體設施嚴重匱乏,農民生活艱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善抓機遇的東升人民聞“機”起舞,開拓進取,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發展優質農業,改善民生,美化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獲市經濟強鎮、省教育強鎮、國家衛生鎮、“中國脆肉鯇之鄉”等稱號。

生態環境

2006年起,鎮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整治鎮內河涌,主要內河湧水質達到所屬功能區標準。加強水質監控和管理,重點工業污染源排放達標率、飲用水源水質、地表水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投資2億多元,擴建“三縱五橫”道路路網,建成219.2公里長排水管道,鎮中心城區下水管道覆蓋率達100%,排水管網服務人口比率達85%。新建垃圾中轉站,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投資3700多萬元建設旭日健身公園、中順大堤江濱公園、同樂大街街心公園、榮興橋公園和鎮中心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綠化覆蓋率達36.77%,鎮區人均綠地面積12.02平方米,街道兩旁行道樹種植69.1千米,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98%。2008年,通過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省級考核驗收。

社會保障

東升鎮積極推進以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居民住院基本醫療保險為主的“三保工程”,構築“社會安全網”。堅持每年鎮財政投入1500多萬元支持農保推行,條件差的村社區採取“以土地換社保”推進農保,至2009年全鎮農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為43778人,占自願參保人數的97%。大力推進農村合作醫療與住院基本醫療保險並軌,100%的居民已經納入住院醫療保障體系。

基礎設施

公路網縱橫交錯,主幹道全面硬底化,105國道廣珠公路縱貫鎮境,在建的京珠公路粵西支線和籌建中的南沙高速公路橫跨鎮的工業小區;工業小區具備“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水電充足,滿足生產生活需求;通信設施完備,實現了傳輸數位化、交換程控化,無線尋呼、移動通信網路覆蓋全鎮;08年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廣泛開展了河涌整治、主幹農路硬底化、村路拓寬改造等70餘項工程。2009年投入近2億多元開展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鎮重點工程建設同步順利進行,投入資金約5600多萬元完成東升高級中學三期擴建工程教學樓B棟和學生宿舍主體建設及裝飾工程,校園運動場改造建設工程基本完成。污水處理廠一期主體工程全部完成,2009年9月1日投入試運行,管網一期A包基本完成。

風景名勝

規劃建設新中心城區,建設商業步行街、公園、全民健身廣場,打造一批城鎮亮點,鞏固、發展、提升沿同樂大街商業經濟的規模和品位,為廣大居民和投資者創造一個嶄新的生活工作環境。投資2000多萬元在105國道邊(東港大道口)、建造“脆肉鯇”主題公園——東升文化廣場。廣場占地面積18畝,配有13米高“脆肉鯇雙魚”花崗岩雕塑和6米高“旭日東升”青銅雕塑;設有程控燈光及噴泉變化作分組造景,彰顯魚水交融情景的噴泉景,其建設契合“中國脆肉鯇之鄉”,體現東升鎮委、鎮政府與全鎮人民的魚水之情

發展遠景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鎮黨委、鎮政府勇挑重擔,自我加壓,在全市爭一流。大力實施開放興鎮、工業強鎮、旅遊富鎮的發展戰略,把東升建成中國脆肉鯇之鄉、文化名鎮、旅遊新城,努力打造“財富東升、生態東升、和諧東升”。

第三產業概況

東升第三產業猶如一匹“黑馬”,快速“殺出”,有力地撐起了東升鎮鎮域經濟的又一“脊樑”。近年來,東升鎮立足“鞏固農業、加強工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以新中心區建設為依託,以房地產開發為帶動龍頭,利用已有的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東升房地產、專業市場、現代物流業及現代服務業等,極大地拉動了第三產業的長足發展。2004年全鎮第三產業總產值達到18.96億元,比增36%;其中,市場成交額達8.97億元,增長率達24.5%。第三產業的迅速成長成為全鎮經濟中最具特色的板塊。

政策環境

廉潔高效的服務環境。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開放先導”戰略,本著“時間從快、手續從簡、服務從優”的原則,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國內外客商來東升投資興業的優惠措施,設立招商引資服務中心,為客商到東升投資辦廠提供如地方政策、法律法規諮詢、投資立項、土地報建、工商登記、出入境簽證、進出口報送等“一個視窗”綜合服務。
東升,一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東升人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定下了2005年的奮鬥目標,到2005年末,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5%,工業總產值增長19%,農業總產值增長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農村人均收入增長10%。

經濟發展

東升鎮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好中求快、穩中求進,推動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工業總量連續多年保持15%以上增幅。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6 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04.5億元,地方可支配財政收入4億元,稅收入庫10.2億元;經濟總量和稅收收入都位居全市第7位。按照“適者生存”的原則發展鎮域經濟,重點扶持優勢產業、優質高新技術企業,使水產、花木、蔬菜等特色農業和家用電器、五金製品、辦公家具、裝備製造、日用製品等工業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多元化經濟體”不斷增強。全鎮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3家、超1億元的有38家。目前全鎮擁有1個“亞洲品牌500強”、1箇中國馳名商標、5箇中國名牌、4個國家免檢產品和23個省名牌名標(工農業類),名牌名標數量位居全市第三。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06億元,同比增長11.68%;工業總產值228.15.8億元,同比增長11.3%;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達92.05%,位居全市第二。國地兩稅收入9.63億元,位居全市第九。

工業發展

良好的工業基礎。東升鎮確立“工業立鎮”和“工業強鎮”發展戰略,第三產業同步發展。近兩年全鎮每年的固定投資額都在8億元以上,工業正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發展勢頭迅猛,2004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 總值26.8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4.5億元,農村人均收入7389元。工業發展總量位於全市第五位,現有各類企業4500多家,其中三資、三來一補企業220多家。
2005年,全鎮工業商貿完成總產值13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4%。實現增加值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稅收入庫預計4.45億元,增長20 %。其中,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9 %;工業出口總值3.6億美元,增長30%。目前,全鎮擁有各類企業4500多家,其中“三資、三來一補”企業2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00家。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168家,行業分布有五金製品、日用製品、印刷包裝、汽車修配、機車製造、飼料加工等。名優產品主要有縱情機車、潔柔紙巾、盛興幕牆、金山鋁材、隆成嬰童用品、力勁注塑機、星光制鎖、海霸休閒服裝等,逐步發展起一批馳名國內外的大企業,擁有世界最大的嬰童用品製造企業、全國著名的紙巾製造企業及建築幕牆生產企業,現有省級著名品牌“中順紙巾”、“太陽紙巾”、“三和樁桿”,省級名牌產品“東裕”牌脆肉鯇享譽省內外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工業發展主線,出台“工業強鎮”方案和扶持政策,強服務造氛圍、重技改強科技、抓質量樹品牌,積極鍛造“工業強鎮、經濟強鎮”,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全鎮工業涉及五金製品、日用製品、印刷包裝、建築材料、家用電器、機車製造等主要行業;全鎮擁有1個國家名牌產品,“潔柔”、“太陽”、“盛興”、“三和”、“力勁”、“正洲”、“日豐”等9個廣東省名牌名標產品(工業類),“潔柔”、“海霸”、“力勁”等3個國家免檢產品。隆成日用製品有限公司、正業包裝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成立了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盛興幕牆有限公司、三和樁桿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成立了市級工程研發中心;力勁機械、盛興幕牆等5家企業被評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東方家私、祥興製衣等15家企業被評為中山市民營科技企業。正洲汽門、力勁機械被確認為市級重點裝備企業;中順紙業、盛興幕牆、三和管樁3家企業被評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和“廣東省首屆百強民營企業”。

農業發展

東升鎮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全鎮有農業用地面積近6萬畝,以水產、花卉苗木、蔬菜、生豬為主導的效益農業已初具規模,農產品流通遍及全國近20多個省市及港澳等地區。
多年來,東升鎮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走科技興農的道路,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大力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努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農業發展欣欣向榮。200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6.8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956元。2006年6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東升鎮“中國脆肉鯇之鄉”的稱號, 同年12月份,我鎮脆肉鯇養殖基地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
東升鎮內河涌整治工作實現“四個結合”:一是將內河整治與環境衛生相結合;二是將內河整治與道路硬底化相結合;三是將內河整治與“三防”工作相結合;四是將內河整治與兩岸美化綠化淨化亮化相結合。
中國名牌農產品(2個):“東裕”牌脆肉鯇、“歐風”牌南美白對蝦
廣東省名牌農產品(2個):“東裕”牌脆肉鯇、“歐風”牌凍對蝦
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7個):東升農副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無公害脆肉鯇養殖基地、坦背村脆肉鯇養殖基地、太平村草、鱅、鯽魚養殖基地、漁農養殖科技開發加工園無公害對蝦羅氏沼蝦養殖基地、觀欄蔬菜生產基地、坦背村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糧泉良種豬場
無公害農產品(4個):“東裕”牌脆肉鯇、“歐風”牌南美白對蝦、“歐風”牌羅氏沼蝦、觀欄蔬菜(絲瓜、青瓜、節瓜、通菜)
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個):中山市漁農產冷凍廠有限公司、北洋水產冷凍加工廠、東升鎮畜牧飼料廠有限公司、中山市花木交易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