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東校區

中山大學東校區

中山大學東校區位於廣州大學城的東北端,亦稱中山大學大學城校區,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同屬第一組團,靠近廣州捷運四號線大學北站。東校區地理位置優越,南鄰中心公園,東鄰城市綠化帶,總占地面積1.13平方公里,其中教學區87.5萬平方米,生活區25.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共有29棟建築,包括教學區12幢建築,建築面積達32萬平方米,共有課室111間,座位14454個;生活區共17幢學生宿舍,建築面積共11萬平方米,可容納12456名學生入住。校區規劃的主體基本在第一期完成,二期工程計畫建築面積3.25萬平方米,包括多功能體育館、動物實驗中心和2幢學生宿舍。中山大學學生習慣戲稱中山大學東校區為“中東”。

基本信息

校區概況

廣州大學城的建設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為建設教育強省和文化大省,促進廣東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中山大學是首批進入廣州大學城的高校。在東校區建設規划過程中,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教廳的統一部署,明確提出校區建設不僅要有高水平的規劃,現代化的建築群,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的學科建設,從而促進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山大學東校區中山大學東校區

東校區的建設將對我校的長遠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我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和契機,為建設成為居於國內一流大學前列、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型、國際化、綜合性的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校共有4個校區:南校區、北校區、東校區和珠海校區,這四個校區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中山大學的整體。各校區的發展將遵循辦學層次與學科發展相結合,各有側重,動態調整、逐步完善的原則。四個校區都將設立整建制的學院,也將設有多層次人才培養的教學與研究單位,東校區的學科建設從高起點、高水平建設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定位出發,以新辦的工科和傳播設計學科為主,突出軟體與信息技術、材料與能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產業與技術評估、工業設計及其他交叉學科與新興學科,形成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多層次辦學體系。

建設規模

東校區總占地面積113.17萬平方米(1697.64畝),其中教學區87.53萬平方米(1313.01畝),生活區25.64萬平方米(384.63畝),規劃總建築面積65.71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共建有29棟建築,其中教學區12幢,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生活區17幢,建築面積11萬萬平方米。一期體育運動場有田徑運動場1個、游泳池2個、籃球場20個、排球場10個和網球場6個。二期工程在建設的有行政會議中心和2幢國家實驗大樓、2幢科研大樓、3幢教學實驗大樓以及7幢研究生、本科生宿舍,續建的有多功能體育館、動物實驗中心及學生二期飯堂,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二期工程計畫2005年底完成。
現已進駐的學院有11個,包括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工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法學院、環境與工程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共有30多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人數7000多名。
計畫2007年入駐東校區的在校生為20000人。

校區管理

中山大學東校區是中山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山大學改革與發展以及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實驗區。強調全校辦校區。在管理上實行 “ 延伸管理模式 ” ,在全校統一的人事政策、統一的財務制度、統一的教學管理的前提下,成立中山大學東校區管理委員會、中山大學東校區黨委會,下轄黨政辦,統籌教務辦、學工辦、後勤辦、保衛辦、基建辦等職能延伸機構的工作。

教學設施和教學特色

教學樓總面積37715平方米,由五座教學樓相連而成,外型融為一體,80人課室位於南北端兩座建築內,中型課室位於中央三幢的1-5層,大型課室位於東西兩端,以2-3層為主。教學樓以五層為主,有部分地下室,有大小階梯課室111間,一期建設多媒體課室35間,專業討論室10間.可同時容納1萬5千多人。
校區的本科教學特色:加強套用專業建設,形成合理的專業布局;最佳化課程結構,構建寬口徑、厚基礎教學平台;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設立創新人才 “ 孵化機制 ” ;建立開放式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個性化培養、拓寬學生自主發展空間;實現跨國、跨地域教學交流,建設國際化大學;啟動多樣化外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外語套用與國際交流能力。本科教學中的體育課採用全程選項學分制;充分利用網路及多媒體資源進行公共外語課教學,創建開放的實驗教學公共平台。

實驗設施及管理模式

實驗教學樓總建築面積25680平方米,共分環境科學、信息科學、公共課和文科等三個功能區。分別承擔校區的公共、信息、環境實驗教學工作。一期已建成且投入使用的多媒體計算機室 5間,共有500多台計算機;語音實驗室6間,共有300多個座位;物理學科實驗室1間,電工基礎實驗室1間及自動化創新實驗室1間。
教學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打破原有院系分隔的模式,採用新的管理運行機制,以實驗教學改革為龍頭帶動實驗室建設,設立東校區實驗教學中心,根據各學科專業和教學需求,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實行各功能實驗室的集中建設,統一管理,實現人、財、物資源共享,建設一個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率為特徵的實驗教學體系,為師生建設一個開放的實驗基地和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圖書館及服務特色
中山大學東校區圖書館是東校區標誌性建築,首層為展廳、網路中心及附屬用房;二層為主入口、服務總台、資訊中心;3-6層為書刊開架服務區、研討室,總建築面積35,935平方米。
東校區圖書館設計體現了世界圖書館流行建築的特點,採用全中央空調、全封閉、等載荷、大空間、通透式的設計;選用國際上最先進的3M防盜監測系統、自助借還書系統和複印設備,擁有先進的計算機等技術設備;藏、借、閱、網一體化的現代管理模式。
東校區圖書館現有自購的中外文圖書5萬餘種約12萬冊、哈佛大學喜樂斯圖書館捐贈的英文原版圖書15萬多冊、期刊1800餘種、報紙200餘種。首期開放4層,分別為:首層為休閒服務區,設有咖啡廳等,二層為多媒體電子閱覽和現刊報紙閱覽服務區,三層為圖書流通閱覽服務區,為師生提供外借閱覽、參考諮詢、網路資料庫檢索、複印服務、代查代檢、用戶培訓、原文訂購、館際互借、國際在線上檢索、教學參考書、科技查新、定題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高品質服務。哈佛大學喜樂斯圖書館的贈書放在圖書館五層。

生活、 娛樂場所和後勤服務

學生公寓

採用單廊式、南北向平行布置,全部有架空層。第一期共建17棟,樓高全部為7層,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有本科生床位11,044個。全為4人的套間,內配有寬頻網路、電話、可直供熱水、組合家具。

飯堂

一期已建好投入使用的飯堂總建築面積1.7萬多平方米,共四層。1-2層為學生餐廳、廚房,3層為教師餐廳和風味餐廳,4層為管理、辦公用房.

活動服務中心

活動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9,217平方米。內設有歌舞廳、桌球桌球棋牌、音樂沙龍、會議等室。設有百貨超市、書店、銀行、照相館、理髮店、文印、郵電等綜合性服務設施。醫療保健中心醫療設備完善。
後勤保障實行全面的社會化管理,包括學生食堂經營、保全服務、學生宿舍管理、通訊服務、園林綠化、水電維修、校區保潔、公共運輸等交由物業管理公司管理。

交通信息

中大正門站:大學城1線、大學城3線
中大站:310、381、382、大學城4線
捷運:大學城北站,捷運四號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