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產品設計開發、電子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管理、通信和網路工程套用等方面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從事電子產品設計開發、電子與通信設備運行、維護與管理、運營等方面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子工藝實習、通信電子線路、電子線路設計、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原理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資料庫系統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工藝設計與實踐、電子線路產品開發、DSP原理及套用、計算機網路、移動通信等。 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線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軟體工程、資料庫系統原理、嵌入式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原理及套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實例開發等。

本系概況

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是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建系最早, 規模較大的系之一,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在辦學條件、專業與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與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我系現設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藝術設計學》四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下設《軟體與資料庫開發》、《網路工程》等專業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下設《電子與通信工程》、《嵌入式軟體與系統》等專業方向;通信工程專業下設《通信工程》等專業;藝術設計學專業下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動漫設計》等專業方向。目前,我系四個專業在校學生總計1283人。

辦學優勢

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依託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等學院的優質教育資源,結合國內尤其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進行學科專業設定和師資建設。
我系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支職稱、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教學與實踐經驗強,樂於奉獻、勤於進取的教師隊伍。現有主要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名校的教師40餘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高級工程師1名、博士12名,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的比率為96%,教師的學術水平、教學內容與教學效果,以及實踐能力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我系擁有設備先進的眾多實驗室,學院為我系投資數千萬元用於實驗室建設,設有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室、電路與電工實驗室、模擬電子技術實驗室、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與接口實驗室、計算機網路實驗室、嵌入式軟體與系統實驗室、電子線路設計與產品開發實驗室、軟體設計與開發實驗室、素描實驗室、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非線性編輯實驗室等。這些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訓練、套用性與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充分地保證,有些實驗我們安排在中山大學東校區教學實驗中心完成,充分利用母體優質的教學資源,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獨立學院的辦學之路。

培養理念

我系遵循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厚基礎 、寬口徑、 重實踐 、強能力”的教學指導思想,堅持“緊貼信息技術與市場需求,學科交叉,藝術與科學共溶,文理滲透,凝練特色”的辦學理念,面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套用領域的國內外前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具備紮實的計算機與電子工程、數字媒體專業學科的基礎理論和較寬廣的IT領域套用知識,掌握先進的信息工程項目軟硬體實用開發技術和設計規範,保證學生接受到良好的計算機與電子工程、藝術設計數字媒體學科專業的科學研究方法與工程實踐訓練,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工程設計與實踐能力。畢業生可以到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計算機、電子工程、通信工程、數字媒體、影視動漫等相關的項目設計開發、軟硬體測試、技術支持與服務、設備運行與管理、市場行銷等工作,也可以繼續升造攻讀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使之成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複合型、創新型有用人才。

培養模式

我系堅持“寬口徑、厚基礎、精專業、強能力、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為造就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我系採取專業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優勢學科與分類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入學後的一、二學年實施通才教育,著重基礎課學習,使學生具備學科內交叉、跨學科交叉的基礎知識結構;第三學年開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在專業內更科學、更合理地選擇專業方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我系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專業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高度接軌、學歷教育與技能職業培訓兼修、理論結合實際、創新與實踐能力並重,將Microsoft、IBM、CISCO、松下、歐姆龍、Adobe等國際著名公司用於全球的的高級職業培訓系列課程嵌入到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豐富了學生軟體與硬體工程教學實踐環節。開創了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一種全新模式,使學生在接受學歷教育的同時,把握市場發展需求與導向,掌握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從業技能,獲得權威技術認證證書,形成核心競爭能力.

國際合作

我系積極開展與國外大學的校際交流合作,已正式與英國斯坦福廈大學確立合作辦學關係,開展以學分互認為基礎的“2+2(即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學習2年,然後在斯坦福夏大學學習2年)”、“3+1(即在南方學院學習3年,在斯坦福夏大學學習1年)”學士學位課程和“3+2(即在南方學院學習3年,在斯坦福夏大學學習2年)”本碩連讀課程教育,成績優異者可以獲得斯坦福夏大學獎學金;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美國聖約翰大學建立學生國際交流學習機制。
成就和輝煌屬於過去,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全體師生將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與不斷學習,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銳意進取,我們堅信電子通信與軟體工程系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專業設定

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適應21世紀電子信息產業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理論聯繫實際、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掌握電子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與分析設計方法,能在電子信息科學、電子工程、通信網路及其它相關領域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產品與項目設計開發,電子與通信工程套用、技術改造,電子電氣與通信設備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市場競爭力和一定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下設2個專業方向。
電子與通信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電子產品設計開發、電子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管理、通信和網路工程套用等方面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從事電子產品設計開發、電子與通信設備運行、維護與管理、運營等方面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子工藝實習、通信電子線路、電子線路設計、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原理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資料庫系統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工藝設計與實踐、電子線路產品開發、DSP原理及套用、計算機網路、移動通信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在電子信息、通信類行業,從事電子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經營與技術管理工作,從事各種電子產品和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套用及維修技術工作;企事業單位從事電氣設備、機電設備、通信網路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以及從事電子電氣產品與通信網路設備或系統的銷售和管理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嵌入式軟體與系統(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嵌入式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統的軟硬體接口技術,具備較強的嵌入式系統軟硬體設計的能力,能利用常用的嵌入式系統開發平台定製和開發嵌入式系統,對嵌入式系統套用的項目需求、軟硬體工作環境進行分析、編程、測試、維護和管理的高級套用高級技術型人才。
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電子線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軟體工程、資料庫系統原理、嵌入式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原理及套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實例開發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嵌入式軟硬體的開發,嵌入式系統的測試,智慧型家電的設計,嵌入式產品的測試、維護等工作。嵌入式系統工程師是我國最熱門的職業之一。

2.通信工程

本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掌握堅實的通信工程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設備研發、設計、製造、維護、運營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通信系統(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通信基本理論、具有通信工程技術和技能,可在通信相關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技術開發工作的複合型套用人才。
主要課程:高級程式設計、電路基礎理論、模擬電子技術及實驗、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及實驗、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實驗、高頻電路、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實驗、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數位訊號處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數字通信系統及實驗、無線通信原理、現代電信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圖像處理、數據結構、單片機原理及套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合於電信企業、郵電管理部門、金融、交通等部門從事通信、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等方面的管理技術開發工作,或於高校、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通信軟體(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通信基本理論、具有通信工程技術和技能,可在通信相關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技術開發工作的複合型套用人才。
主要課程:高級程式設計、電路基礎理論、模擬電子技術及實驗、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及實驗、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實驗、高頻電路、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實驗、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數位訊號處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數字通信系統及實驗、無線通信原理、現代電信交換、光纖通信、數字圖像處理、數據結構、單片機原理及套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適合於電信企業、郵電管理部門、金融、交通等部門從事通信、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等方面的管理技術開發工作,或於高校、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面向國家及廣東省計算機套用領域,結合計算機軟體產業與網路工程市場需求,培養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勝任軟體與網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軟體測試、系統維護和項目管理等工作,培養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本專業下設2個專業方向。軟體與資料庫開發(方向)
培養目標:結合軟體產業市場需求,培養具有軟體工程紮實的理論基礎,掌握先進實用的軟體開發技術和軟體工程規範與方法,達到高級程式設計師、軟體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師、軟體測試工程師、資料庫管理員,以及軟體企業經營者水平的高層次人才。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Java高級程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原理、作業系統、彙編原理、編譯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資料庫開發與實現、軟體工程、軟體架構設計、系統分析與設計、用戶界面設計、軟體測試與管理、計算機網路、嵌入式系統與套用、軟體與資料庫開發實訓等。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信息技術和軟體行業、科研院所、政府、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與管理部門從事計算機軟體與數據開發及套用、計算運行與服務、計算機產品軟硬體市場行銷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廣泛的就業前景及高就業率。
網路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路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國家網路管理員、網路工程師、系統分析師、計算機網路運行與管理方面的職業技能型、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主要課程:C++程式設計、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網站設計、UNIX/LINUX系統管理、計算機網路、組網技術、TCP/IP協定分析、資料庫系統原理,實用WEB開發技術,網路安全技術、網路集成與綜合布線,Cisco網路設計,網路管理綜合實踐等。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適應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信息化與網路化需求,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系統開發、網路運行與管理,以及網路系統規劃、設計、施工、維護、計算機軟、硬體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人才需求前景廣闊。

4.藝術設計

旨在培養具有藝術設計良好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具備紮實的藝術設計與數位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知識架構合理、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和較強實操能力,能從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動畫製作、多媒體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作、經營管理等工作的的套用型高級專業人才。本專業下設2個專業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方向)培養目標: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藝術設計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旨在培養有紮實的藝術造型設計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能夠把藝術設計的新理念與數位化技術相結合,系統掌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適應數字信息社會的變化,具有網路媒體界面設計能力,數字影像編輯與後期處理製作能力,具有三維虛擬空間造型設計與製作能力,具有運用數字圖形、影像、聲音等多媒體工具進行藝術設計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設計概論、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藝術、計算機平面創意設計、美學、廣告設計、現代室內設計、動漫造型基礎、角色與場景設計、Flash動畫設計與製作、三維動畫設計與渲染、流媒體技術、網頁設計、多媒體技術、3D圖形與虛擬現實、影視技術基礎、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視聽語言、影視動畫短片製作等。
就業方向:廣告公司、藝術設計公司、數字娛樂(遊戲)公司等各類文化傳播機構、網路媒體設計公司、信息技術與軟體公司和需要從事有關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企事業單位。
動漫設計(方向)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動漫創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動畫設計及製作的技能,具有藝術卡通片的編導能力和初步的創作能力,並具有較高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設計概論、高級語言程式設計、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藝術、透視學、圖形創意、計算機平面創意設計、美學、廣告設計、網頁設計、動漫造型基礎、原畫設計、角色與場景設計、三維建模基礎、三維動畫設計與渲染、Flash動畫設計與製作、動漫策劃、互動設計、動畫與網路遊戲設計、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動畫短片製作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動畫製作公司、影視公司、網路遊戲公司、電視台、大型企業事業等單位,從事動漫設計與製作、影視動畫的設計與製作等的相關工作,也可以自主經營和創業動漫產品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