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論綱

圖書信息

作 者:鄭鳴
叢 書 名:廈門社科叢書
出 版 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1530252
出版時間:2008-06-01
版 次:1
頁 數:287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金融與投資 > 貨幣銀行學

內容簡介

《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論綱》以資本結構作為研究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問題的核心,首先從問題研究出發,比較和分析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的概念、特徵及所存在的缺陷,並具體實證分析了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與創值能力的相關關係。其次,《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論綱》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分別研究了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籌集階段和資本配置階段的結構最佳化模型。最後,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的制度背景和現實環境,重點研究了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籌集和資本配置兩個階段的最佳化途徑,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此外,在一般理論與政策分析之上,還結合廈門市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的具體實踐加以研究分析,兼顧一般性與特殊性、理論性與套用性的研究特點。

作者簡介

鄭鳴,經濟學博士。現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主要學術帶頭人。同時兼任廈門大學一新加坡管理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中心副主任、廈門大學興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指導教師、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廈門市人民政府首屆金融顧問;從事金融機構與風險管理、公司金融與投資銀行研究20多年;在全國學術刊物上已公開發表了10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了15部(含合作)著、編、譯著作;先後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20多項;多次獲得省、部級學術成果獎。

目錄

總序
序言
總論
一、選題意義及依據:以最佳化資本結構為核心
二、文獻回顧:中小股份制銀行相關問題研究的綜述
三、研究架構及主要內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創新
第一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特徵及缺陷的現實考察
一、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的形成與發展
二、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的主要特徵
三、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價值創造能力評價分析
四、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存在的主要缺陷
五、案例研究:廈門市中小股份制銀行成長性與價值評價
第二章 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特徵及資本管理經驗與啟示
一、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的基本概況
二、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融資渠道評述
三、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特徵評述
四、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管理經驗
五、啟示與政策建議
第三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的理論基礎:資本籌集視角
一、資本結構理論:回顧、述評及最新進展
二、銀行資本結構概念的界定
三、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的最佳化模型Ⅰ:最優資本金規模的抉擇
四、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的最佳化模型Ⅱ:最優資本金結構的抉擇
五、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的治理效應實證研究
第四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的理論基礎:資本配置視角
一、銀行資本配置理論綜述
二、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三、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效率的實證研究
四、案例研究:廈門市××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效率評價
第五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的有效途徑:資本籌集視角
一、次級債與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
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與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
三、推動中小股份制銀行上市,發揮機構投資者最佳化資本結構的功能
四、引入民營資本參與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
第六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的有效途徑:資本配置視角
一、引言
二、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結構最佳化途徑之一:基於非對稱信息的資本約束機制
三、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結構最佳化途徑之二:非財務信息挖掘與關係型融資制度
第七章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結構最佳化過程中的風險問題研究:關聯貸款成因與治理
一、引言
二、銀企關聯貸款的相關文獻綜述
三、中小股份制銀行關聯貸款的特徵分析
四、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關聯貸款生成機理的經濟學分析
五、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關聯貸款形成的現實傳導路徑
六、治理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股東關聯貸款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查看全部>>

前言

2007年《廈門社科叢書》與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次共推出六部專著,內容涉及經濟、文化、歷史等領域。與2006年首次發行的《廈門社科叢書》相比,該套叢書特色更加鮮明,如《廈門史略》,是一部以廈門地方發展為主線,從社會文明角度講述廈門歷史的專著,具有史觀獨特、史料出新、可讀性強的特點。又如《保險風險證券化研究》,對保險風險證券化的實際運用進行了多方位的思考與探討,對我國保險風險尤其是海峽西岸保險風險的防範與化解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還有《和諧社會理論與廈門實踐》一書,是全面反映和諧廈門建設實踐經驗的專著,佐證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為和諧社會建設實踐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探索與思路這些專著的推出,是我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新成果的又一次展示,可喜可賀!
編輯出版《廈門社科叢書》的實踐表明,《廈門社科叢書》匯集了廈門社科研究成果與研究廈門的社科成果,已經逐漸成為檢驗與展示我市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成為推動我市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要認真總結《廈門社科叢書》申報、評審的經驗,在組織編纂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導向性、規範性,進一步突出主題、突出廈門,把地方性、套用性作為選題的重要原則,在推出學術研究成果的同時,注意將學術性、知識性與普及性、可讀性更好地結合起來。

精彩書摘

一、國外中小股份制銀行的基本概況
在世界各國金融體系中,都普遍存在著數量繁多、種類齊全的中小股份制銀行,它們對促進區域經濟和金融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國政府也極力鼓勵和扶持中小股份制銀行的發展。最為典型的是美國社區銀行。它的主要特徵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規模小。根據2004年美國獨立社區銀行協會的統計,美國有8300多家中小金融機構被劃為社區銀行。這些社區銀行擁有36803個網點,並且這些網點有549/5分布在農村,29%分布在城市的郊區,有17%分布在城市。從社區銀行分布來看,26%分布在美國中北部,219/6分布在東南部,16%分布在西南部,18%分布在中西部,11%分布在西部,8%分布在東北部。從資產規模看,社區銀行的資產規模通常在1000萬美元和數10億美元之間不等。截至2002年,美國共有社區銀行6900家,其中一半社區銀行的資產在1億美元以下,這些銀行的總資產只占整個社區銀行總資產的1/5,中等規模的社區銀行總資產在1億美元至5億美元之間,數量占整個社區銀行的2/5,總資產占1/2以上(丁寧、丁深,2007)。二是社區銀行主要為社區內的中小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由於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就業方面影響巨大,所以中小股份制銀行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大銀行顯著不同的是,中小股份制銀行非常擅長於“關係型融資”,因為與同一客戶反覆交往,對客戶的信息掌握比較完備並且信息搜尋的邊際成本很低。從中小股份制銀行組織結構特點來看,通常中小股份制銀行結構呈現扁平化特徵,在實施“關係型融資”時較小銀行更具成本優勢。所以,在向中小企業貸款方面,中小股份制銀行具有比較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