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

位於上海世博園A片區。將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遊”和“人文精神”,表現黑龍江人在神奇夢幻般的冰雪城鄉中,快樂向上的生活情境。

基本資料

展館主題: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
黑龍江館黑龍江館

展館位置:世博園A片區
造型亮點:一座晶瑩剔透的夢幻冰城
展館簡介:將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遊”和“人文精神”,表現黑龍江人在神奇夢幻般的冰雪城鄉中,快樂向上的生活情境。

展館概況

展館外立面是採用水晶樹脂材料模擬冰雕設計而成的人文景觀。展館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遊”和“人文精神”,表現黑龍江人在神奇的、夢幻般的冰雪城鄉中快樂向上的生活情景。館內以冰雪溶洞等元素整體造景,溫度在常溫以下,感覺涼爽、舒適,參觀者不僅可以坐在模擬雪橇上觀看全景電影和民族特色表演,還可以參與冰壺、滑雪等互動遊戲項目。

建築外觀

黑龍江館展區面積為600平方米,從遠處看來,展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冰雕,而走進這個冰雕內部就像進入到一座“夢幻冰城”,動感影視將讓參觀者充分體會冰雪世界的魅力。 黑龍江展館取名為“一座晶瑩剔透的夢幻冰城”,採用水晶樹脂加上LED燈光,讓外牆不斷變換色彩,將在盛夏“反季節”展示黑龍江聞名於世的冰雪文化。

黑龍江活動周

(6.8-6.12 )
主題:龍江風采。概述:黑龍江文藝演出集氣勢恢宏與美好細膩為一體,以
黑龍江館黑龍江館
音樂、歌舞等演出的宏偉氣勢,體現黑土地的遼闊壯美和高潔的冰雪氣質。此外,舞台表演立足民族文化,注重思想性,同時涵蓋人文,科技,綠色的主題。以創新發展龍江歌舞、突出冰雪地域特色、創排少數民族舞蹈、挖掘東北民間歌舞藝術資源,創排新節目等特色表演與展出。即能表現祖國北疆黑土地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有魅力,又能促進地方特色的文藝作品在國際文藝舞台上的展示。

主題寓意

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將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遊”和“人文精神”,表現黑龍江人在神奇的寒地黑土、冰城雪域中不懈追求,樂觀向上的生活情境與精神情操,詮釋黑龍江館“冰雪,讓我們與眾不同”的主題,用充滿黑龍江地域特徵、文化特質的視覺語言傳達,反映和豐富本屆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

創意

晶瑩剔透的黑龍江館,採用創新材料,營造出勝似冰雪的效果。黑龍江貿促會副會長李德山透露,黑龍江館規劃了兩種外觀方案,採用水晶樹脂,或用特殊玻璃材質,還將加上LED燈光,讓外牆不斷變換色彩,將在盛夏“反季節”展示黑龍江聞名於世的冰雪文化。

宣傳周活動

上海世博會黑龍江宣傳周期間將舉行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在6月15日至19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走進世博會”大型展覽;6月16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廣場舉行的“海寶”塑像贈送儀式、在哈爾濱華旗飯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以“資源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世博論壇;6月20日在黑龍江省圖書館舉行“中國的機遇,全球的盛會”世博會主題講座,以及在黑龍江大學舉行的世博校園行活動。

相關報導

2010年3月4日,黑龍江省啟動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禮儀服務人員選拔培訓。黑龍江省貿促會副巡視員、上海世博會黑龍江館館長李德山作動員講話。 李德山介紹了上海世博會及黑龍江館的基本情況,明確了禮儀服務人員的基本任務和要求。隨後,禮儀和外語專業的老師結合世博會禮儀服務的相關知識開展了培訓。
共有62名來自黑龍江省各地市的青年參加了此次選拔培訓,他們是在全省13個市(地)近萬名參選人員中,經過層層篩選、擇優產生的。組織者將對這62名青年通過培訓、測驗、面試等形式進行選拔,入選者將成為黑龍江館的禮儀服務人員,為參觀者服務,向全世界推介黑龍江並展示黑龍江的精神風貌。

黑龍江簡介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東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萬年的舊石器時期,此地就有人類活動。黑龍江省位於東經121°11′-135°05′,北緯43°25′-53°33′,是中國最東北部。北部、東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面積為46萬多平方公里。省會是哈爾濱。

地貌
黑龍江省的地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一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土地約占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帶約占全省的35.8%;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總面積的37.0%,海拔高度為50---200 米。
土地
黑龍江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9%。農用地面積3950.2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83.5%。建設用地l48.4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1%。未利用地615.5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3.01%。農用耕地l l87.1萬公頃,占農用地的30%;園地6萬公頃,占0.2%;林地2440.3萬公頃,占61.8%;牧草地222.4萬公頃,占5.6%;其他農用地94.5萬公頃,占2.4%。建設用地中的居民點及工礦用地ll5.8萬公頃,占78%;交通運輸用地ll.8萬公頃,占7.9%;水利設施用地 20.8萬公頃,占14.1%。未利用地458.4萬公頃,占72.7%;其他未利用地l72.54萬公頃,占27.3%。與上年相比,2006年全省耕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等面積有所增加,林地、園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未利用地、其他土地面積有所減少。全省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有1.9萬公頃,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0.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人均耕地面積0.31公頃(合4.6畝/人),與上年相比,人均耕地面積略有增加。
氣候
黑龍江省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最東北部,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從l961— 1990年30年的平均狀況看,全省年平均氣溫多在一5℃~5℃之間,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線為0。C等值線。≥10C積溫在18000C~28000C之間,平原地區每增高1個緯度,積溫減少100。C左右;山區每升高l00米,積溫減少I00。C~170。C。無霜凍期全省平均介於l00~150天之間,南部和東部在140~150天之間。大部分地區初霜凍在9月下旬出現,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結束。年降水量全省多介於 400mm~650mm之間,中部山區多,東部次之,西、北部少。在一年內,生長季降水約為全年總量的83%~94%。降水資源比較穩定,尤其夏季變率小,一般為 21%~35%。全省年日照時數多在 2400~28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時數的44%~48%,西多東少。全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與長江中下游相當,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4×108~ 50×108焦耳/平方米之間。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生長季的輻射總量占全年的 55%~60%。年平均風速多為2~4米/ 秒,春季風速最大,西南部大風日數最多、風能資源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