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希臘國家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希臘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19日迎來希臘國家館日。希臘館的主題為“Polis:充滿活力的城市”,其中“Polis”是古希臘單詞,意為“城市”。設計借用城市的架構,而非外殼的複製,詮釋了城市的生活與功能,讓人想起城市生活的快樂。它不僅展示了希臘的日常生活方式,更反映了希臘人對生活永不滿足的追求。希臘的城市因其“民生”和“宜居條件”,希臘館所要表達的理念是,一個圍繞居民個性和志向而設計建造的城市才是更好的城市。

概況

希臘館效果圖希臘館效果圖

希臘館通過以人為本的途徑來表達上海世博會的主題。POLIS,希臘城市,指的是“一個生活舒適的城市”,同時也指“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氣的城市”。 設計借用城市的架構,而非外殼的複製,詮釋了城市的生活與功能,讓人想起城市生活的快樂。它不僅展示了希臘的日常生活方式,更反映了希臘人對生活永不滿足的追求。希臘的城市因其“民生”和“宜居條件”,以及能給其居民和遊客帶來“靈動”而聞名。

展示內容

外景外景

展館包括10個主題(區域):拱廊、城市與大海、集市、生態、城市一鄉村、劇場、共同生活、繁榮、步行道和港口、廣場(餐館和雜貨商店)。
濃縮的一日生活
希臘館的獨一無二在於它把希臘城市生活的24小時濃縮成了12小時,即展館對外開放的時間。這個展館可以被視作“活生生的有機體”,在世博會期間,它遵循著與上海日出日落、循環同步的晝夜往復。展館的主題啟示著未來的生活方式:借鑑幾千年以前的POLIS,一個允許巨大飛躍發生的POLIS。展廳共包括十個主題(區域):拱廊、城市與大海、集市、生態、城市-鄉村、劇場、共同生活、繁榮、步行道和港口、廣場(包含餐館和雜貨商店)。

參展國概況

希臘國旗希臘國旗
【國名】 希臘共和國(The Hellenic Republic)。
【面積】 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
【人口】 1107.05萬人(2005年)。98%以上為希臘人,余為穆斯林及其他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希臘語,東正教為國教。
【首都】 雅典(Athens),人口376萬人(2004年)。最高氣溫(7月)18-41℃,最低氣溫(1月)0-18℃。

展廳資料

展廳C:城市&大海
該展廳展示的重點是大海對於希臘城市的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以及千百年來海運傳統對於希臘的重要性。
展廳位於貫穿整個展館左側的水池“海濱”的一角。

參觀者能夠欣賞到若干個希臘港口的優美景色,見到一艘在愛琴海中遨遊的船,以及那些在商用碼頭和傳統造船廠里工作的工人。
展廳E:市場
該展廳圍繞在一個弧形天幕的周圍,通過長而持續的360度全景影像來展示希臘首都的面貌。展廳的中央有一個很大的“轉向盤”,參觀者可以轉動它從而在弧形天幕上觀看全景影像的不同視角。通過這種方式,參觀者能夠主動參與到展廳環境的營造之中。
此外,“轉向盤”的兩邊分別安裝了互動觸控螢幕。在觸控螢幕上,參觀者不僅可以看到全景影像中的一些特定場景,而且還能點擊觀看其中的“熱點場景”。總之,參觀者從早到晚能夠有機會在觸控螢幕上親密接觸到大約130個不同的場景特寫
弧形天幕和互動觸控螢幕生動地再現了雅典的中心城區。城市的過去與未來在這個集會地共存。
展廳F:生態
該展廳展示了21世紀初葉大多數城市將要面對的生態問題,這些問題對於城市的未來構成了挑戰。通過使用展廳中央安裝的互動系統,參觀者被邀請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具體來說,大螢幕上一旦顯示出一個問題(比如,交通堵塞、大氣污染、環境污染、森林火災等等)就需要人為地介入去控制並“解決”這個問題。參觀者被要求將手放在圓環形感應裝置內來進行互動。如果另有兩個參觀者也進行同樣的操作,則系統會發出提示音,並且螢幕上將會顯示出對於該問題的三種不同解決方法。
展廳G:城市/鄉村
該展廳通過選取那些能夠將希臘傳統產品的生產和加工處理以及消費聯繫起來的圖像,重點突出了城市地區與鄉村地區的相互作用。
參觀者被邀請從6種希臘傳統產品中選擇1種,這6種產品包括初榨橄欖油、葡萄酒、希臘乳酪、用優酪乳和獼猴桃做的水果色拉、希臘藏紅花以及乳香。在參觀者選定後,他將被要求操作使用設定於展廳中央的互動系統,正確地排列圖片的順序。通過這一互動,參觀者將能了解每一種產品的加工處理過程及其用途。
展廳H:劇院
文化,作為希臘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被通過一個能夠象徵古代傳統露天劇場的建築結構來加以表現。古代和現代的希臘露天劇場構成了舉辦各種不同演出的城市中生動的文化坐標。
參觀者在參觀展廳時獲得的體驗將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可以作為觀眾坐著欣賞螢幕上播放的美景,內容因時而定。這些短片的內容並非是為展覽特意編排的,而是於世博會召開的前幾個月在希臘當地實景拍攝的日常生活片段。這些生活場景突出了希臘城市文化的多樣性。
展廳I:共同生活
該展廳通過不同社會、文化和年齡階層的人們的日常活動,呈現了希臘城市的日常生活場景。希臘城市多元文化的特性是其表達的重點。
希臘人、外國人以及不同階層的人們一起工作、一起娛樂的場景描繪出了不同的群體是怎樣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的。展廳內的四個螢幕根據參觀者進入展廳的時間段呈現出不同的圖像,旨在創造出一個希臘城市日常生活片段的拼圖,表現出具有創造性和生產力的多元文化主義。這樣的場景傳達了寬容、平等、以及言論自由等希臘城市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展廳J:繁榮
該展廳通過展示以就業和發展為主題的圖片來呈現希臘經濟繁榮的景象。通過四個螢幕的播放,參觀者可以看到以科技創新和成功經濟發展為特色的希臘城市生活方式。所有這些短片,所有的“窗戶”交相呼應,以揭示當今希臘城市的繁榮氣象。採石場的作業流程、基礎設施建設、旅遊業的發展、參觀衛城博物館和埃皮達魯斯古劇院的人們,以及捷運站的夜景等一組組圖片,用現代的方式揭示了過去,展現了希臘城市為市民們所提供的高質量的公共場所。
廣場(包含餐館和雜貨商店)
廣場,在古代即是城市中的集市,在那裡有餐館,為居民或遊客提供從緊張忙碌的日常城市生活中抽身出來小憩、調整和交流的機會。在廣場的中心,我們會發現一棵橄欖樹,它是極具代表性的希臘植物。還有雜貨店,在那裡可以買到希臘的特色產品,如橄欖油、草藥、葡萄酒、乳香和食品等。通過雕塑效果的呈現,雜貨店能夠起到推廣希臘特產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