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麻紡織史

"大麻纖維短而弱,多用紡專加工成有統體拈度的麻紗。 中國的麻織技術已有近6000年的歷史。 到了清代

中國麻紡織史

正文

中國麻紡織的歷史比絲綢更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就是麻繩和麻布,大麻布和苧麻布一直作為大宗衣料,從宋到明才逐漸為棉布所替代。黃麻布和亞麻布自宋代開始生產。在麻紡織技術形成之前,人類用石器敲打,使麻類植物變軟,然後撕扯成細長的縷,用以搓繩或編結成網狀物。中國麻紡織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原始手工階段(公元前21世紀以前),手工機械紡織階段(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870年),動力機器紡織階段(1870年以後)。
脫膠技術 最早的麻脫膠方法是自然漚漬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流域已用此法。商周時代又盛行於黃河流域。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北蒿城、北京平谷商墓、陝西寶雞西周墓、江蘇六合東周墓和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麻布,都可辨認出經過脫膠的痕跡。秦漢時期,人們已能準確地掌握漚麻季節,即夏至後20日漚麻,麻的柔軟達到類似蠶絲的程度。到北魏時,已比較全面地掌握了一系列脫膠的技術關鍵。如水質要清,用濁水則麻纖維色澤轉黑;水量要足,水少則麻纖維易脆;漚漬時間要適中,太短則脫膠不夠而難於剝皮,太長則脫膠過頭而損傷纖維。在山區,還有冬天用溫泉水漚漬使纖維柔和的經驗。到宋元時,人們總結出感官鑑別法,學會從漚池(圖1)中水色、濃度、水溫和麻株表面的滑膩程度來判斷脫膠的程度。這一方法直到現代,農村中仍廣泛沿用。

古代苧麻脫膠是將麻皮放在灰液中煮練,其歷史比漚漬法稍晚,大約在春秋時形成。灰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楝木灰汁,屬純鹼物質;另一種是蜃蛤殼燒成的灰加上水,即石灰水。陝西寶雞西高泉春秋墓葬出土的苧麻布,經檢驗分析,是經過煮練脫膠的,其部分纖維呈單根分離狀態。可見當時在掌握灰質比量和煮練時間上已有一定的經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精細苧麻布,經檢驗分析,纖維上殘留膠質甚少,大多數纖維幾乎呈單根分離狀態。湖北江陵西漢墓出土的大量苧麻絮,經金屬光譜分析證實是經煮練脫膠的,其纖維分離程度也十分良好。這證明秦漢時煮練脫膠技術又有了提高。到宋元時,又出現各種麻脫膠的新工藝,主要有:①先將麻皮績成長縷並紡成紗,再先後浸入草木灰液、石灰水中各一夜,然後放入草木灰液中煮練,沖洗曬乾後織布。②紡成紗後,先與乾石灰拌和3~5天,再放在石灰水中煮練,沖洗乾淨後,攤放在鋪於水面上的竹簾上半浸半曬,日曬夜收,直到麻紗潔白後織布。③將麻皮晝曬夜露若干天,再績麻織布,然後將布放在石灰水中煮練。上述工藝中的露水漂白和半浸半曬漂白是煮練脫膠法的新發展。到明代,半浸半曬與水洗反覆交替進行,膠雜質在漂、洗的工序中被不斷清除,使纖維白淨。這種方法直到19世紀末還在中國農村中廣泛沿用。至今在盛產夏布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仍在套用。此外,中國南方有些地區還在苧麻煮練前先用硫黃熏白。19世紀,中國江西、湖北一帶還流行此法。
麻紡技術 古代麻紡有搓法和績法。原始的麻紡是由手搓開始的,以後才利用紡專紡紗。距今69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段三股麻繩和一段兩股麻線,同時還出土了最原始的紡紗工具紡輪。大麻纖維短而弱,多用紡專加工成有統體拈度的麻紗。近代四川溫江地區大麻紡紗仍沿用此法。苧麻纖維長而強,多用績法成紗。先用手指將脫膠後的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縷),然後逐根拈接。由於麻絲上有膠質糊狀薄層加上接頭部位的拈合力就使得接頭牢固,從而將麻絲續接成細長的麻紗。這個過程稱為績麻。這種麻紗在古文獻里稱為麻縷或麻。這樣績成的麻縷可直接供鋪經織造。為了增加麻縷的強力,也可將績長的麻縷在鋪經織造前再用紡專或紡車統體加拈。《詩經》、《周禮》、《孟子》、《爾雅》等先秦著作里均有績的記載。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的商代苧麻布,經緯紗都是績後加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精細苧麻布中麻紗也是績後加拈製成的,最細的紗支達200公支以上,拈度達500~1000拈/米,拈向是S,拈度不勻率在22~25%,纖細均勻,可與當時絲線媲美。晉代出現腳踏紡車,宋人臨摹東晉畫家顧愷之為漢劉向《列女傳》“魯寡陶嬰”配畫中就有腳踏 3錠麻紡車的圖像。元代王禎《農書》中畫有腳踏 5錠麻紡車(圖2),可同時對五根麻紗加拈。由於社會對麻紗需要量增加,宋元時發明了先進的麻縷加拈工具──32錠水轉大紡車,由水力發動,也有用畜力的,採用繩輪和皮筳集體傳動錠子,每天可紡麻紗百餘斤,產量比 3錠紡車提高30餘倍。這種大紡車是動力機器紡紗的先驅。元明以後棉花普及全國,麻紗需要量下降,大紡車紡麻因之日漸減少。

湖南瀏陽、四川隆昌、江西萬載等地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夏布產地。所用的麻紗,一部分仍沿用歷代相傳的績法製成,且不經統體加拈即供織布。而廣西夏布則是用手工搓績後,再用3錠紡車統體加拈的麻縷,再鋪經織造。到目前為止,傳統的績麻技術尚不能用機械進行。
麻織技術 中國的麻織技術已有近6000年的歷史。河南鄭州青台遺址出土的約5500年前的陶器上粘附著清晰的麻布織紋,經緯向密度僅9~12根/厘米,是用原始織機生產的。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麻織技術明顯進步。約4700年前的浙江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苧麻布,經向密度為30根/厘米。夏商以來,苧麻、大麻和苘麻的大量人工種植,促進了麻紡織技術的繼續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斜織機(見中國紡織史),麻織技術也日趨完善。自周秦以來,麻布的精粗程度是以升來表示的。在漢代的度量衡制中,10升布即是在幅寬2尺2寸(合今50.8厘米)的經面上有經紗800根(每升80根),升數越高表示布越精細。周代的麻織技術與絲織技術不相上下。當時,絲綢的起碼精細度為15升,而最細的麻冕用布達30升。江西貴溪出土的春秋麻布,經向密度8~18根/厘米,緯向密度8~14根/厘米,約合6~12升。長沙戰國苧麻布,經密28根/厘米,緯密24根/厘米,約合19升。秦漢以來,大麻布和一般苧麻布用作日常衣料,而優良苧麻織制的夏布品種豐富,有的能與絲綢媲美。在漢代,四川夏布已經遠銷到身毒(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伊朗)等南亞、西亞國家。馬王堆漢墓出土紡織品中的三塊苧麻布,經密32~37根/厘米,緯密30~44根/厘米,約合21~23升,織物密度不勻率在1~5%,可與現代精細苧麻布相比。這隻有在採用打緯的條件下才能做到。隋唐時期,麻織技術繼續發展,麻布年產量一度高達100餘萬匹。宋代廣西夏布生產中已出現漿紗技術,即在織布前,將調成膠狀的滑石粉漿糊,用刷帚塗於麻經面上,以減輕開口、引緯時的摩擦,便於投梭織布,使麻布生產率進一步提高。這一時期夏布織造工藝也有新的發展,如浙江諸暨一帶生產一種皺布,織造時將不同拈向的經紗數根交替相隔排列,經紗密而緯紗稀,由於經紗加過強拈,吸水後先膨脹後收縮,布面上就現出穀粒花紋來,紗的拈度越大谷紋越明顯,顯得美觀大方。到了清代,麻織工藝中出現了交織技術,麻和絲的交織品輕盈柔軟,麻和棉交織布堅固耐用。19世紀中葉以來,交織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交織布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廣東有麻絲交織的魚凍布和麻棉交織的罾布,福建有麻棉絲交織的假羅等。清代,四川隆昌、江西萬載和宜黃、湖南瀏陽等地生產的精細夏布已遠銷世界各地。
19世紀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從德國引進脫膠紡紗機織工藝的整套紡織設備,於1898年建立武昌制麻局,這是中國第一個用電力機器生產的苧麻紡織廠。從此,中國麻紡織工業進入機器生產時代。20世紀30年代開始,麻紡織廠相繼在廣州、重慶、贛縣、上海等地建立和生產。尤其是1949年以後,新建的苧麻紡織廠分布於南方各省。湖南株洲(薴)麻紡織廠和廣西南寧絹麻紡織廠用國產機器生產的各種規格的高級苧麻布,遠銷於東亞、東南亞和歐美各地。黃麻紡織廠則生產麻袋,以供應糧食的包裝。
參考書目
 陳真:《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61。
 李長年:《麻類作物》上編,農業出版社,北京,1962。
 王禎:《農書》,農業出版社,北京,196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