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區,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米。

簡介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區,占地面積10796平方米,建築面積39900平方米,由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設計師貝聿銘的美國貝氏建築事務所、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和貝禮中設計。 這是中國迄今(2013年)在海外建設的規模最大的使館辦公樓,也是美國國內最大的外國使館。

建設過程

2006年1月,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右二)、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左二)和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左一)等人為新館奠基。2006年1月,時任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右二)、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左二)和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左一)等人為新館奠基。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舊址原來位於華盛頓華盛頓特區西北區康乃狄克大道2300號(“溫莎旅館”紅磚小樓),後來為了擴展,中美雙方同意互相建設新使館。新使館整個建築群是“遵循中國建築的基本原則進行的,但採用了現代的表現方式。”
新使館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日林建設集團公司承建。為保證不被安裝竊聽、監視裝置,中國新建使館全部由中國公司的工人及中國本地材料建造。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於2005年4月22日正式奠基,2006年4月26日結構封頂,2008年7月舉行了新館開館儀式,並於2009年4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這也是中國迄今(2013年)為止在國外建設的規模和投資最大的使館辦公樓工程,同時也是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外國使館。

建築風格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北臨梵奈斯大街,西臨國際街,南側是國際路和中央公園。辦公樓外牆採用的是色澤淡雅、質地細膩的法國石灰石,與華盛頓地區眾多的石灰石聯邦建築相協調。

該辦公樓的建築設計和規劃遵循中國傳統建築原理,並融入現代建築風格。入口大堂的正南居中、室內外空間的次序條理以及庭園的巧妙運用從整體上達到了建築與園林之間的和諧。使館辦公樓分為三部分:西部辦公區、東部辦公區和連線東西區的中部入口大堂。

辦公樓入口大堂造型獨特,其鮮明的現代建築造型是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標誌。賓客可由大堂前往各會客室和宴會廳,以及用於重大外交活動的多功能廳和新聞發布廳。

景觀設計是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建築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辦公樓東西兩翼建築間的園林庭園為建築增添了寧靜感。

塗鴉事件

2013年7月10日凌晨,三個塗鴉“拆”字出現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院子大門的門柱上和辦公樓的入口處。2013年7月10日凌晨,三個塗鴉“拆”字出現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院子大門的門柱上和辦公樓的入口處。
中國駐美大使館院子門柱上現“拆”字

2013年7月11日,據大公網綜合報導,中國駐美大使館門前兩邊的柱子上出現了兩個用藍黑墨水噴塗的“”字,由於使館門柱為灰色,因而顯得非常顯眼。

從照片上看不到使館門前有警衛,但是門柱上都安裝有攝像頭,因而調取錄像後,應該不難看出塗鴉者的面貌。這些塗鴉隨後被使館工作人員清除。

有美國媒體稱,這或許是抗議中國某些地方強拆的人用塗鴉方式表達的不滿。

評價

2008年5月,華盛頓智庫CSIS(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科特·坎貝爾在《美國利益》雜誌上撰文,將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描述為“鋼鐵骨架水泥構造的‘要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